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戈壁劲舞中国风(人民观察)——从甘肃风电基地建设看全国风电发展

戈壁劲舞中国风(人民观察)——从甘肃风电基地建设看全国风电发展

2011-08-05 来源:人民网 浏览数:1259

  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出兰州,奔酒泉,千里河西走廊,越走越开阔,越走越壮观。

  河西走廊西端,茫茫戈壁,数千座白色的风力发电机高高矗立,巨大的风机叶片在盛夏的清风中优雅地转动着。

  远看,风机都细细高高,好像大漠美女舒展腰身,使粗砺的戈壁平添几分妩媚。近看,风机都是庞然大物,叶片长四五十米,塔筒高六七十米、直径四五米,犹如壮实的西北汉子堂堂正正,雄浑大漠更显厚重。

  正是这妩媚与厚重,造就戈壁大漠中的“白色森林”——甘肃正加紧建设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力发电基地。

  正是这妩媚与厚重,描画神州新景观,内蒙草原,东北大地,东南沿海,云贵高原,都有风车转,中国已是世界第一风力发电大国。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戈壁风害变风利,中国唱响大风歌

  甘肃多风,但过去风带给人的往往是烦恼。

  在河西走廊,一直流传着“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民谚。瓜州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则被称作“世界风口”,当地人戏称:“我们这里就两个清洁工,一个东风,一个西风”。冬春季节常常狂风大作。戈壁大漠中的胡杨,叶子迎着风沙的一面都是黄色的。

  然而,换个角度看,风却是宝贵的资源。

  甘肃是风能资源大省,风能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据测算,其理论储量约2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五。走廊西端的酒泉地区是季风的源头。据气象部门最新评估,酒泉地区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在每平方米150瓦以上、有效风速时数在6000多小时,风机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可达2300小时。

  角度的转换在于机遇。风的机遇就是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需要。

  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诸多挑战的压力下,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已经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风电就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点。

  甘肃抓住了这个机遇。2006年甘肃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去年,甘肃风电建成装机容量已从“十一五”初期的11万千瓦增长到55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到今年6月底,风电并网运行容量达到42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17.1%。

  甘肃风电快速发展,有天时也有地利。

  发展风电要有地,甘肃恰恰有地——戈壁荒滩。沉睡千万年的戈壁,许多地方连地名都没有,当地人说,这里是连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在这里建设风电基地,不仅不用拆迁,无需占用耕地,而且戈壁地势平坦、地面硬化程度高,载重卡车可以直接行驶,连路都不用修。据统计,在甘肃,风能资源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多达4.7万平方公里。

  甘肃更有人和,就是对发展风电的共识。甘肃省委书记陆浩说,中国需要风电,西部需要风电,甘肃更需要风电!甘肃作为西部省份,经济落后与生态脆弱并存,而发展风电正好利用了甘肃的优势,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改善生态。全省上下把发展风电作为西部大开发、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风电发展确实给甘肃经济社会带来很大变化。

  “风车一响,黄金万两”,在瓜州,县委书记李丽这样形容风电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大批风电企业来到瓜州建设风场,直接带动了当地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改善了民生。5年来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都在20%以上。大规模的风电建设也促进了观念的转变,“不改不行,不变不行”,人们正从封闭保守转向开放创新。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从能源安全高度认识风电发展
阅读下文 >> 风电建设"中国速度"喜忧参半 须解决三大问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017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