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发展推动了甘肃产业结构调整。酒泉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风机装备产业园区。去年,甘肃全省风电装备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8亿多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78%。发展风电也给甘肃带来土地资源的倍增效应。过去戈壁滩上的地白给也没人要,现在却体现出崭新的价值。甘肃发展风电的“硬道理”,也是中国发展风电的“硬道理”。
中国是全球风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开发风电潜力巨大。初步统计,全国离地50米高3级以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5.8亿千瓦,是目前我国总发电装机量的近3倍。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能源短缺是长期国情,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无法回避的问题。而过度依赖煤炭导致的环境问题又是我们头上的“悬剑”。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内蒙古、甘肃、新疆、东北、河北、东南沿海等八大风电基地建设先后展开。“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吊装规模连续5年翻番增长,从2005年底的120万千瓦,增长到2010年底的4230万千瓦,先后超越欧洲传统风电强国丹麦、德国,超越世界风电“老大”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去年,我国风力发电50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4%。与此同时,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2004年我国风机国产化率仅为10%,2010年底已升至90%以上。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原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他说:“在风、光、生物质等传统火电、水电以外的能源中,风能无疑是目前最被看好的可再生能源。风本身无成本,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特别是在日本核电危机以后,大家对风电建设更加重视。大力发展风电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要可持续发展,要保护环境,要充分利用资源,就要发展风电。”
这几年风电的迅猛发展,不仅缓解了我国的能源紧张局面,而且推动了节能减排。2010年,我国风力发电量达501亿千瓦时,这相当于节约了175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650万吨。
“大风起兮云飞扬”,神州大地正在唱响新时代的大风歌。
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
科学发展,探索风电发展新路
在距玉门市11公里处的三十里井子,戈壁上立着4台300千瓦的风机。与旁边高大的兆瓦级风机相比,它们显得有些弱小,然而这“四小天鹅”却是甘肃风电的“先驱”。
1997年6月,国电龙源电力公司从丹麦引进4台300千瓦风机,在河西走廊开始了风力发电实验。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说:“河西走廊风能资源丰富,又可利用戈壁土地,紧邻交通运输线,整体投资成本低,是建设大规模风电基地的理想地点。”率先起步的龙源电力如今是甘肃装机最大的风电企业,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风电企业。
甘肃风电在探索中前进。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一再强调的,就是科学态度、科学发展。作为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以科学的态度,推进风电建设,探索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风场建设规模化。
在酒泉方圆110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集中布局了32个大型风电场,总装机规模高达500多万千瓦,平均每20平方公里就有1个1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集约化程度高,不仅为风电场规划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大大提高了风电规划区的土地开发、电网架设、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规模化发展带来了风电建设成本的下降,增强了风电的竞争力。千万千瓦级的规模,使得甘肃风电项目在设备招标环节就具备了很强的竞争优势,设备成本直线下降。初期,每千瓦设备的造价是近万元,而目前已经下降到4000元以内。建设成本越降低,风电场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国电龙源电力甘肃公司总经理李青介绍,按照甘肃目前的风电标杆电价,龙源在甘肃的5个风电场都能实现盈利,集团在甘肃投入就更有信心。
风机与风电配套。
风电离不开风机。甘肃省2008年启动酒泉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在短短3年时间就吸引来华锐、金风、东气等国内风机制造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已有35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签订入园协议,总投资上百亿元,已形成年产风机3000台的生产能力。
在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加工五六十米长的叶片。综合部经理茹思平告诉记者,过去从北京运一只叶片到酒泉风场,运输费需要2.2万元,现在从园区运到风场,仅需6000元。如今中材科技在酒泉已建成4万平方米、拥有10条生产线、全球最大的叶片生产车间,去年生产风机叶片3000只。这么大的产量仅运输成本一项,节约的资金就相当可观。
发电与送电同步。
大规模发电就要输电。甘肃风电场建设和电网输出工程建设同步,保证了风电送得出去。
甘肃电力公司总经理黄强告诉记者,在风电电源建设大步前进的同时,电网建设也在甘肃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包括国内首条750千伏输电工程在内的甘肃风电输出工程上,国家电网3年的总投资达到93.1亿元,基本保持了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的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