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易其稿的风电并网技术国家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已通过终审。
与2010年6月份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终审稿进行了较大改动。其中,对于风机的无功补偿和接入测试项目都提出了更多和更严格的标准。而对于此前争议的只有接入侧而没有电网侧的标准约束,记者发现,终审稿中也添加了相应的电网侧的配套要求。
与国标即将启动相对应,电监会8月起将启动全国风电安全检查,主要针对风电场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及改造情况和风电场接入系统后对当地电网的影响进行排查。
不管是国标的发布,还是电监会的大检查,对于风机生产企业和风场的业主而言,都已走到必须升级的路口。对此记者日前赴多地进行了调查,目前基本各个梯队的整机厂商都已经启动了主流机型的包括低电压穿越在内的多项升级研发和服务,但对于一些兆瓦级以下的机型还亟须破解升级。
国标从严
记者对比终审稿和去年的初稿发现,发生了较大改动。除低电压穿越方面的指标基本未动外,风机的无功补偿和接入测试项目都提出了更多和更严格的标准,而且对于此前争议的只有接入侧而没有电网侧的标准约束,这次也予以体现。
其中,首次增加了电网的“义务”,明确要求“对于已经取得政府核准的风电场开发项目,电网部门要加快电网建设,保证配套送出工程和风电场项目同步建成投产。”
对风电场接入侧,则主要增加了“风电场并网运行后,有义务依据《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规定的原则,按照调度指令参与电力系统的调频、调峰和备用”,同时,要求风电场并网运行前需完成功率预测系统的安装调试。
对于风电场的有功功率控制系统,还特别增加了风电场有功功率具有在场内所有运行机组总额定出力的 20%~实际运行点(最大为100%)的范围内连续平滑调节的能力,并利用在此变化区间内的调节能力参与系统有功功率控制的要求。
不仅如此,对于动态无功支撑能力,终审稿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引起电压跌落,在自电压跌落出现的时刻起,该动态无功电流控制的响应时间不大于80ms,并能持续600ms 的时间。而此前的初稿,仅要求电压跌落出现后的30ms 内响应,并能持续300ms 的时间。
除此,终审稿还增加了风电场运行适应性等要求,同时将风电场接入电网测试改为风电场接入系统测试,并取消了风电场在申请接入电网测试前确保风电场功率预测系统已投入运行的要求。
接入测试项目方面,也从之前的三项提高到了四项,特别提出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在机组型式试验中完成,在风电场接入系统阶段进行基于仿真的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验证,同时进行风电场电压、频率适应性测试。
而对于争议较大的低电压穿越的标准是否会再次提高,记者看到标准并未改动测试的标准数值,只是增加了“风电场是否需要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可由电力系统调度部门与风电场协商或通过风电场低电压穿越专题研究确定”。
应该说,增加的上述解释部分为双方争议预留了退路和空间,相对于整体从严的终审稿而言,低电压穿越方面相对“从宽”。
在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国标终审稿整体的从严,对整个风电行业来说是一个向前发展的信号,“相信上半年的风机事故频发,在国标颁布后将有所好转。”
启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