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了谁承担改造成本的问题,剩下的难题就是改造技术了。
吴楠认为,低电压穿越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在欧洲已经运行很多年,NORDEX也推行了几年,并作为一个选件放在中国客户的报价单里,业主自由选择,即使当时没有选,后期也可以再买,一两天就能完成改造。“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技术,只是在中国这两年才开始提倡而已。”
金风科技公共事务总监姚雨也一再声明,两年前,当听到某些电网发生问题时,金风的风机已经表现出低电压穿越的功能特性,这是因为直驱永磁采用的是永磁电机和全功率变流器,从技术路线上就有支持低电压穿越,而不是说2010年经过测评才能具备这个功能。“对我们而言,不管是1.5兆瓦风机的软件改造,还是750千瓦风机的软硬件改造,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完成。”
但是,并非所有的风机都可以像NORDEX和VESTAS一样提前规划在内,也并非所有的风机都像金风、湘电一样声称自己的风机都能做改造。
“有些风机确实是无法改造的,不但没有把硬件模块设计进去,连安装硬件所用的空间都没有预留。风机的寿命是20年,这些都该早做考虑,而国内有些企业只考虑3年,3年后拿钱走人,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一批风机企业宣布破产的原因所在。那么这些风机怎么办?”崔益彬反问。
这批风机能不能由现有的风机制造企业来做改造?VESTAS的销售人员听到这个问题一直在摇头,“这不是加个模块就完成的事情,是在当初设计风机时就把低电压穿越的理念放了进去,是与整个风机一脉相承的。”
NORDEX的吴楠也表示否定,他说:“各家有各家的设计,技术路线都是不同的,不能用在其他风机上。我们的风机一般改造成本在30万元左右,我认为国内的风机企业不会低于这个成本。”
的确,国内的风机制造企业几十家,每家的技术路线不一样,有双馈,有直驱,相同技术路线下又有不同的机型,改造成本肯定不一样。
那部分没有整机商愿意去改造的风机怎么办?一个新兴的市场由此萌生。正如金风科技战略及全球发展总监周彤所言,台湾、日本、美国的一些公司纷纷提出专为风机做低电压穿越改造,报价在三四十万到八九十万元不等。
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200万千瓦,已安装风电机组数量超过两万台,绝大部分在2008年至2010年间投产,多数已安装风机并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如果按照50万元每台的改造费用计算,国内风电企业和设备商为风机改造所支付的费用将超过百亿元。
但是,这些新冒出来的改造企业们是否对所有机型通吃?还是有人提出了质疑,李胜茂提出,“他们的做法都是统一加一个大模块,而这个大模块中很多东西是没必要的,是一种浪费,而且不实用,因为每台风机的结构不同,不是按照设计理念,而是人为地增加一个模块,效果很难说。”
低电压穿越限令只是开始
“新的国标很快就会出台,我们预测这个新国标会更加严格,而且低电压穿越只是个开始。”崔益彬说,他所领导的艾默生风机变流器团队预测,未来两三年内,中国对风机和关键部件的要求也不是现在所提的这些,会更严格,一定会继续加强对电路的无功等波动快速响应的要求,“所以,我们跟NORDEX的测试中已经完成了一些国内还没颁布的要求,是按照西班牙标准做的,这也是欧洲一个比较先进的标准。”
或许,低电压穿越的规定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国风电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为了维持电网的稳定性,一些新的要求也会出台。
比如,对于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机制已经开始着手,据悉,国家能源局下发了相关文件。《能源》杂志记者从这份管理暂行办法中发现,对所有已并网运行的风电场要求2012年1月1日前建立起风电预测预报体系和发电计划申报工作机制并开始试运行,按照要求报送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结果,未建立的不得并网运行。并且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运行风电场预测预报系统。
短短4页的文件,清晰地注明了各种严格要求,比如,风电功率预报分日预报和实时预报两种方式,实时预报则要求时间分辨率为15分钟,也就是说24小时内有96个时间节点。这就对准确率有了更严格的控制,按规定实施预测误差不能超过15%。
种种迹象表明,对于风电行业的管理,势必将日益严格。闻到气味的各风电开发商和风机企业们已然在着手应对。
2009年,中国电科院在张北做了一块试验田,号称是“世界最先进风电研究和试验中心”。据悉,项目主要包括风电技术研究能力建设、移动式检测能力建设和风电试验基地建设。仅第一项就包括风电仿真研究、风电试验数据库及数据处理、风能资源和风电预测研究等诸多内容。
NORDEX风电公司工程总监倪忠仁回忆说,张北基地的第一台风机出自他的手,是一台1.5兆瓦的S77型号的风机,而且是按照电科院的要求定制的,加入了当时最为先进的低电压穿越等模块。
倪忠仁笑言:“这台风机是赔钱卖的。不过电科院是回头客,又买了我们一台2.5兆瓦的N90。当时我们还在反问中国对低电压的要求会这么快吗?中国相关部门称得三年以后。欧洲的要求也是近几年的事情,欧洲的第一份并网要求发布于2000年,可是没想到,不到三年已经从摸索阶段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所以,要求势必会越来越高。”
两三年来,一些走出去的国内企业也感觉到了压力,黄远彦就表示,不是拥有了低电压穿越能力就可以满足的,技术必须保持不断升级,日前,金风在新疆哈密通过了德国劳氏船级社(GL)的零电压穿越现场试验,并且能够向电网提供无功,“从低电压到零电压只是第一步,我们的机组必须比国标更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