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酒泉风电陷入停滞 年内无新增风电装机

酒泉风电陷入停滞 年内无新增风电装机

2011-09-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数:886

  G132国道酒泉地界两侧,一眼望不到边的荒漠上,大片的风机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景致。
  “酒泉可作为风电场建设用地的面积为4.7万平方千米,风资源储量约2.1亿千瓦,可开发量8000万千瓦。”甘肃省酒泉市能源局局长吴生学介绍。
  这一切都让酒泉被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并被赋予“陆上风电三峡”的美誉。2010年底,起建三年的酒泉基地更是以55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将另外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远远地抛在身后。
  但这一切都正在成为过去。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便是今年已过大半年,酒泉却未有一台新增风电装机。除此之外,年初的风电脱网事故给风电带来的冲击波也还未完全散去。尽管吴生学一再强调事故后,酒泉当地风电装机的80%都已经完成了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改造,但他仍不避讳,因为设备生产厂家需要排队检测改造是否合格,目前并网发电的风机也只占装机量的1/3。
  两个月前,酒泉风电基地建设二期300兆瓦工程的建设方案,终于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但两个月过去了,仍未见业主们有何动静。
  这一切窘境,似乎在宣告着:酒泉,这个我国首个陆上风电三峡,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以后,可能已经率先停滞。

脱网后遗症
  因排队检测低电压穿越,目前只有1/3的风机并网发电。
  位于酒泉市西郊,占地6平方公里的甘肃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下称酒泉产业园)中,兰新铁路、312国道和酒嘉快速通道穿园而过。这里距玉门风场130公里,距瓜州风场180公里,汇集了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电气等整机厂商,也吸引了中材科技、中复连众等叶片制造企业的聚集。
  9月15日,周四。尽管还未到周末,酒泉产业园内却鲜见车辆,更是少有行人。在金风科技一个6000平米的生产车间里,摆放着几排1.5兆瓦风机的轮毂,三个工人围拢在一台风机的轮毂旁,认真的看一名工人拧紧叶轮上的螺丝。
  这名身着金风科技工作服的工人并不愿介绍自己所操作的工序,只是淡淡的说一句“整套工序都做”。这间号称有120名生产工人的工厂内,一共也只有零散的五六名工人,让偌大的车间显得无比落寞。
  这样萧条的景象并不是仅出现在整机生产商的厂房。同在酒泉产业园内的中材科技叶片生产车间中,12套叶片生产模具只有两套在开工。
  据了解,生产塔筒的甘肃酒泉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酒钢塔筒)今年到目前为止销售了近200套塔筒,其中101套的订单都是去年延续下来的,而今年新获得的80多套塔筒订单,将全部运往甘肃省外。
  “目前光酒泉地区,就有11家塔筒厂,现在加上我们也就是3-4家有订单,其他的厂商一台订单都没有。”酒钢塔筒副总经理于忠武对记者表示。“而在过去的几年,仅在酒泉地区,我们每年都能获得200套左右的塔筒订单。”
造成这一切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截至目前,今年酒泉风电基地未有一台新增装机。显然,酒泉进入了2007年获批建设以来的最低潮。
  据了解,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将分两期建设,一期550万千瓦已于去年建设完毕,二期项目初定800万千瓦。“今年5月17日,国家能源局已经给我们批复了其中300万千瓦,建设方案也在7月获批,目前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吴生学表示。
  但酒泉产业园中的不少设备生产商,却还没有看到这所谓“各项准备工作”的实质进展。“开发商现在也心里没谱。”一名业内人士透露,受今年年初的大规模风机脱网事件影响,业内对于大规模、远距离风电基地的质疑越来越多,国家能源局的官员们甚至在一些公开场合将风电与核电相提并论,认为“核电和风电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对于此,吴生学也承认,在酒泉发生脱网事故后发现,全省550万千瓦风电装机总量中,只有160万千瓦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经过改造,目前80%的风机都具备了此能力,但是因为要排队检测,目前酒泉地区只有1/3的风机在并网发电。”
相比之下,风资源较差一些的南方地区,因为上网比较容易,且固定上网电价较高,今年以来受到越来越多业主的青睐。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陆上风电有序发展 海上风电探索起步
阅读下文 >> 目前风电成本核算并未考虑电网成本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0600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