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用“迅猛”二字不足以形容其发展速度,过去五六年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风电装机连续5年翻番,到2010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已高达4473.3万千瓦,成为世界最大的风电装机国。
这种全球范围内史无前例的“中国速度”带来的发展变化,无论是从装机容量还是发展规模上看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风电大国。然而,“狂飙式”发展的同时,事故频发、产能过剩、并网困难、弃风等隐疾也不断地显现出来。为了填补风电技术标准空白,8月5日,国家能源局审定并发布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18项重要标准,意在改善我国风电标准落后局面。
狂飙式发展滋生隐忧
近五六年时间,我国风电行业可谓高歌猛进,“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2010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已高达4473.3万千瓦,有4家风机制造厂家进入了全球前10名。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建有831个风电场,新增装机容量558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704万千瓦,新增建设容量322万千瓦,累计建设容量4151万千瓦。遗憾的是风电建设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整个行业的提速,脱网、弃风、标准体系空白等问题犹在。“这么快发展,一些基础建设是不稳固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说。
据统计,目前风电装机已达4473.3万千瓦,但是由于风电装机增长过快而并网技术没有跟上,造成风机闲置严重。2010年新增的1893千瓦风电装机中仅有1400万千瓦并网。 “因为没有标准要求,开发商在和制造商订货的时候就没有要求一定要达到这个技术要求,那个时候制造商也有一个论点,一个是电压稳定没有必要,二个是要增加成本。”施鹏飞说。
速度和质量成了制约风电发展的两大瓶颈,“从质量上看,中国在风电设备制造、安装、维护、检测等整个产业链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中,要么存在空白,要么采用的是欧洲标准,在面对中国特殊的风电状况时频频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加上一些风电企业片面追求低成本,导致风电项目因质量不达标造成事故屡屡出现”有分析人士指出。
从速度上看,地方政府利用5万千瓦以下项目的招标权大量上马风电项目,导致风力发电量超过电网接纳规模,“弃风”现象普遍存在。“现在是风大的时候这边负荷没有,只能弃风,从电监会的统计数据来看去年大概在百分之十,很可惜没办法,甘肃大概都这么个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整个电力系统的规划来解决。”施鹏飞对记者说。
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风电脱网事故频发,今年2月甘肃酒泉16个风电场598个风电机组脱网,“事故起因是风电场内电网接头出毛病,而不是高电压等级出现波动,这就是中国的特点,在国外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国外对每个细节都控制的很严的,中国控制不住,每个风电场的接头都有上百个,一个头出来问题就关系重大”施鹏飞说。显然,我国风电行业正是因为忽略了对入门要素的培育工作,才导致如今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新国标扶持风电走向正轨
俗语道:“欲速则不达”,前期大规模上马的风力发电设备,现已遭遇到产能“相对过剩”的尴尬。研发实力短腿与入网技术壁垒,严重捆缚了我国风力发电产业的正常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新政策的推动,在不断出台新举措破解发了电却并不了网这一难题。近日,一场针对“风电”的行动集中展开,国家能源局发布“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18项重要标准,随后下达《关于“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通知》,宣布风电审批将正式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同时,电监会针对“风电场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及改造情况和风电场接入系统后对当地电网影响”的全国风电安全检查也开始启动。这一系列行动似乎都意在改善我国风电标准滞后的现状。
新标中关于“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准入标准”规定:新的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单机容量2.5兆瓦以上、年产量100万千万以上所需的生产条件和全部生产配套设施即每年失少要生产400台2.5兆瓦风机且还应具备5年以上大型机电行业的从业经历。在设立新生产企业时,在项目投资中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不得低于30%。业界普遍认为,此次风电行业国家标准密集出台,目标直指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瓶颈。
“新国标对于新投产的风电场将按照更严格的标准进行评估,风电行业上下游必将经历一次重新洗牌,技术优势明显的企业将获利。从实际作用看,它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加快摆脱技术空心化的局面。从行业层面看,新标准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使企业降低在低档次产品领域相互厮杀的机会。”有专家认为。这就意味着新生企业面临技术、产量、资格的评估,那些技术不达标、规模小的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困境,当然也形成了对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的巩固。
新标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低电压穿越上对风电机组和风电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的核心是要求风电场并网风机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技术,如果这一规范得以实施,将会极大地降低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发生。
据悉,国家能源局将组织专家加快重要标准的修订和发布实施,进一步完善风力发电机组质量标准并建立相应检测、认证体系,加强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
“现在出台标准正是前几年风电高速发展进入由量到质的这样一个阶段,从追求装机容量向追求风电质量上转变,从集中大规模开发向大规模分散开发转变。”施鹏飞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