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角逐新能源
与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几乎同步,1月26日,由德国、西班牙和丹麦发起的国际新能源组织(IRENA)在德国波恩成立。该机构正式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新代言人”,其宗旨是在全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大使用新能源。
该组织将致力于推动全球性的能源结构转型,扩大新能源的使用量,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建立自己的新能源工业。会议组织者称,参加会议者超过主办国的预期,120多个代表团参加了成立大会。75个国家签约成为成员国。尽管其他组织如联合国和国际能源组织也致力于扩大新能源发展,但IRENA是世界首个完全致力于该项目的国际组织。德国环境部长称,IRENA将比迄今为止的组织更多地关注新能源。
在亚洲,日本能源政策的基本目标是:能源安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简称能源“3E”目标。其中提到,确保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合理利用核能资源对实现“3E”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能源战略和新能源技术争夺一直是全球大国角逐的重点领域。受美国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的影响,加拿大非常重视能源供给的安全性问题,常规能源自给始终是其能源政策目标之一。在欧洲,英国也强调要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在短期和长期的范围内保证适当而足够的能源安全。法国由于致力于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上核电的生产和消耗大国,正是其核电工业使法国大大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
在既无丰富的水能资源,又几乎毫无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供开采利用的德国,自1960年西德第一座原子能发电装置建成后,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德国的核电能力也逐步形成并且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全球经济面临寒潮的当下,多国更是将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欧盟推行可再生能源计划,将新增投资300亿欧元,创造35万个就业机会。日本通过实施“绿色新政”,计划将太阳能发电量增加20倍,新型环保汽车使用量增加40%。德国计划在2020年前,使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规模超过汽车产业的就业规模。英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提供1000亿美元建立7000座风力发电机组,新增就业16万人。韩国在普通家庭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地热、风能和生物能源,并将兴建200万套节能绿色住宅。
而奥巴马政府更是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奥巴马提出在未来三年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一倍,2012年占发电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
1月29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敦促政策制定者将清洁能源政策和投资作为政府经济复苏刺激计划的一部分。这些清洁能源包括海上风力发电、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市政太阳能、垃圾发电、生物燃料和地热。
据估算,全球为此在2030年之前,需要每年投入5150亿美元。据了解,2008年全球清洁能源的投资额达155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04年时仅为300亿美元。
在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看来,美欧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大力推进新能源发展,既着眼于应对当前金融经济危机,更有从战略角度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把握主导权等多方面的考虑。对此,中国必须高度重视。
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
“中国和美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在能源诉求方面有许多共同利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韩立华认为,利用好这种相同的能源诉求,将有助于中美两国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