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政府对新能源空前重视,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扮演了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加能源独立性的重要角色。而依靠新能源发展培植起来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将给民众以信心。事实上,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其一直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未能及时进行结构转型,大量资产涌向房地产市场,最终引发次贷危机。基于此,奥巴马在正式提名新能源部长朱棣文时就宣称,“新能源”经济将致力于美国的可持续发展。
对中国而言,增加就业和拉动经济也成为推动新能源发展的题中之义,而其更为艰巨,也更为迫切的任务则是保障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专家认为,新能源产业需要被视为国家战略性优势产业。业内观点认为,阳光、大风、生物质等能源播撒于大地的各个角落,各国疆土无犯,各自发展,有助于国家能源独立、和平崛起。
除此之外,中国和美国都具有发展新能源的潜力和优势。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主要在美国和中国:美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超过德国,跃居全球首位;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突破了1200万千瓦,其中,当年新装风机达630万千瓦。另外,两国地域广阔,在太阳能以及风能的利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美国和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技术生产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意味着扩大这些技术的规模也可以支持国内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
为此,有专家建议,中美两国应在双方有共同兴趣但各自经验又有限的领域共同调整和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其应着眼于分享相关的专业知识,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中关键的信息障碍,降低技术成本。
其次,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需要中美两国加强合作。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海平面上升,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地下水位升高、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等,同时还将对动植物、农业以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共同协作这一点,许多国家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美国亚洲协会在此前发布的题为《共同的挑战协作应对》的报告中就指出,如果中美两国能成为向低碳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战略转变的积极催化剂,整个世界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迈出巨大的一步。
这凸显了中美在能源与气候合作上的重要性。不过,有专家认为,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能源使用激增的结果,所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全世界范围根本改造能源体系。这种转变为中美和其他国家解决能源安全面临的紧迫挑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方法是引进更多新能源和新技术,从而使国家的能源供应更多样化、可靠和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