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中国风电行业现状:风电之“难”

中国风电行业现状:风电之“难”

2011-11-29 来源:中国风电产业网 浏览数:546

  行业过热致风电发展陷入困境,而这种困境的扭转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风电集体过冬成了必然。
  相较以往风能展摩肩接踵的盛况,这次北京国际风能展明显冷清了很多。很多展台前,工作人员比参观者数量还多,甚至少数边缘的参展企业在第一天就撤展离开,很多整机企业及零部件企业在同笔者交流的时候都提到了一个字:难。
  “难”似乎成了最近风电行业的唯一的话题,近期公布的中报显示,华锐风电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29.45%;净利润为4.91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60%。金风科技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94亿元,同比下降17.61%;报告期公司综合毛利率21.24%,同比下降约3.4%。除了这些刺眼的数字之外,今年以来不断发生的风机脱网、倒塌、起火等生产事故更是成为了行业不景气最直观的注脚。
  然而,这一切似乎只是刚开始,上半年发生多起风电脱网事故,电监会因此要求风电机组必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这使得整机企业不得不在每台风机上增加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的改造成本。更麻烦的是,这些事故也使得风电项目审批核准难度加大。按照之前的核准制度,我国5万千瓦以下的风电场项目由省发改委核准即可,无需上报国家能源局,结果地方大量上马5万千瓦以内的风电场项目,或将大项目化整为零规避审批,从而导致地方风电场项目与国家新能源开发整体规划冲突。中长期发展目标竟然在几年内就全部完成,同时也造成与电网整体规划不协调,进而造成大量风电机组无法接入电网的浪费现象。
  终于在年中之时,能源局收回了地方省级政府的风电核准权。能源局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为2883万千瓦,而当初申报上去的项目却超过5000万千瓦,约一半的项目被能源局砍掉。如果按照以前的核准制度,那些被砍掉的项目有很多会被地方发改委放行。
  另外,由于现在中国政府采取较紧的货币政策,很多风电场项目得不到银行信贷。目前很多银行关闭了贷款窗口,即使有贷款,风电项目也要按照基准贷款利润上浮10%左右。在项目审核以及银行信贷双重收紧的情况下,大批风电项目下马或者暂缓,这导致很多较激进的整机企业陷入困境。这些整机企业不得不面临客户退订单的打击,这些订单很有可能已经是成品,结果只能积压在库房内。
  面对市场需求的萎靡,风机制造企业采取了多种应对方法。最常见的是价格战,3600元每千瓦的价格使很多中小规模整机企业大呼割肉。同时,那些有实力的整机企业纷纷转向海上风机、大功率机组等新市场,希望从这些空白市场突围,本次风能展,几乎每家国内整机企业都带来了自己海上风机以及5MW机组的产品介绍。还有些企业希望通过以资源换市场的方式来销售风机,即以EPC形式交付风场,而不仅仅是销售风机。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企业寄望于外销来摆脱国内竞争。
  但上述应对方法也存在各种困难,首先,价格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面对强势的下游客户,刻意打价格战只会造成渔翁得利,年初在新疆一次风电会议上,某著名整机企业的总工私下表示,目前价格已是地板价,目的就是为了将竞争者挤出市场。而在海上风机大功率机组研制方面,即使西门子、Vestas等国际著名风机企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而研发能力不占优势,企业历史较短的中国企业是否能实现弯道超车仍值得怀疑。
  至于以资源换市场战略看似合理,但是好风场几乎都给圈在几大国有开发商手里,海上风场更是如此,整机企业能拿到的好风场又有多少?另外,外销市场也并非坦途,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虽然是风电发展的主战场,但是其贸易、专利和资金壁垒使得中国整机企业在当地几乎无法规模销售,所以大部分中国整机企业只能选择市场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即使如此,斩获也非常有限。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电行业遭遇瓶颈 结构性投资机会依然存在
阅读下文 >> 寒流来袭风电制造业如何过冬?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131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