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但随着大风起舞的不仅是清洁的电力输出,还有一连串的事故和隐患。
2011年以来,仅酒泉地区各风电场发生电力设备故障就达35次。其中,电缆头故障造成集电路跳闸21起,保护插件故障造成设备跳闸或开关拒动5起,其他故障9起。以上故障中,引发大规模脱网的事故有4起。
国家电监会2011年12月初发布的《风电安全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则显示,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风电机组脱网、机组故障等事故呈上升趋势。2011年8月,电监会组织电力企业对360个并网运行风电场、80个在建风电场安全情况进行自查,共排查隐患1700余项。
风电事故频发,不能再以“成长中的烦恼”为托辞,保障风电的安全运营迫在眉睫。
原因:纷繁复杂
2011年2月24日,甘肃桥西第一风电场出现电缆头故障,导致16个风电场598台风电机组脱网。此次事故被认为是近几年中国风电“对电网影响最大的一起事故”。4月17日,甘肃瓜州协合风电公司干河口西第二风电场因电缆头击穿,造成15个风电场702台机组脱网。同日,在河北张家口,国华佳鑫风电场也发生事故,644台风电机组脱网。4月25日,酒泉风电基地再次发生事故,上千台风机脱网。
以上案例只是国家电监会通报批评的4起典型的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故,绝非全部。《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共发生80起风电机组脱网事故,2011年1至8月脱网事故数量增至193起,上升趋势十分明显。此外,在辽宁、内蒙古、甘肃等地风电场发生多起风电机组机舱着火和倒塔等事故。
风电事故频频,原因纷繁复杂。《报告》点了华锐、金风、东汽、明阳等风电设备制造商的名,认为风机设备质量问题是风电事故的主因之一。此外,国家电监会还指出,风场管理、电网接入以及运行安全监管也是造成风电事故的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风电行业高速发展,萝卜快了不洗泥,放大、暴露了多种质量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五年翻番,成为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第一大国。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并网运行的风电场486个,装机容量3924万千瓦。
“根据风电发展轨迹,2011年已进入事故集中爆发期。这也反映了风电的发展速度及规模与质量效益脱节,没有做到协调发展。”中投顾问公司高级顾问李胜茂接受《国企》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一些风机厂商没有核心技术,仅仅是买图纸回来组装。这样拼装出来的设备质量能过关吗?一些企业风机实验尚未完成就批量生产,叶片折断、风机倒台、运行不尽如人意也就不难理解。还有,由于当前已投入运营的风电机组多数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如果出现故障导致系统电压降低时就容易造成脱网事故。”
根据披露的事故,在风电运营中,因风机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比例最大。但业内人士认为:“我们一定不要把风电并网难与风机脱网事故等同起来,二者没有直接联系。风电并网难是由于电网建设与风电场建设不配套、相对滞后所致,风电事故多出在风机质量等问题上。电网是一个大系统,稳定性容易受到接入方的影响。而风具有间歇性的特点,时小时大的风力会带来不稳定的电流和电压,对电网造成很大损伤,甚至大面积停电事故都有可能发生。为改变风机常态性的脱网现象,逆变器在风电场的应用就必不可少。此外,如果电网对新能源兼容性较好,一些风机即使没有低电压穿越,电网也能抵抗住。比如说,现在正在建设中,2020年可基本建成的智能电网自愈性就比较强。”
此外,也有评论称“不能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相对最为弱势的风电整机设备商”,并追问:“为什么风电装机规模最大、上网风电量最多的内蒙古少有或没有大规模脱网事故,甘肃省却频发事故?”这也印证了风电事故原因多多的结论。
“由于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放缓,风电出事故的概率自然会下降。考虑时滞因素,预计2011年、2012年两年,风电事故将继续显现。2013年之后,由于新一代风机的投入使用,事故将慢慢减少。”李胜茂表示,事故频发的风电产业绝对不健康,装机容量再大也不行。
目前,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过分注重速度和规模的模式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不利于从风能大国到风能强国的转变,况且风电场资源又有限,于是对风电安全的重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风电安全问题不解决,风电运行质量效益就无从谈起,电网安全也必将受到极大影响。
解决:系统工程
导致安全质量问题的原因之复杂,必然呼唤整个行业的系统检查、治理。
值得关注的是,风电装机的快速增加,使得风电对电网的影响从局部配电网逐渐扩大到主网,较小的故障就可能引发电网电压较大的波动,造成大面积风电机组脱网,导致地区电网瓦解,甚至扩大为大面积停电事故。事故的广泛性助长了目前中国风电产业“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即装机后发愁并网,并网后又遭遇“弃风”,即便是被收购的电量,也由于风机频繁脱网而时断时续。
“解决风电安全问题,实现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绝对是个系统工程。”李胜茂表示。
李胜茂认为,首先,企业要主动出击,发挥主导作用。
第一,要有科学规划。风电建设速度不宜过快,电网建设也不宜太滞后,电网规划要与风电规划衔接,电源也要与市场统一规划。第二,提高风机质量。风机制造商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要从源头上解决风机质量不过关、并网能力弱、对电网适应性不强的问题。第三,风机企业做大做强。目前风机制造企业多而不强,核心技术缺失,恶性竞争导致风机价格在低位徘徊。一些中小企业的降低成本是靠降低风机质量和性能实现的,他们没有大企业做百年老店的那种内在约束。一般风机使用寿命二三十年以上,用不了那么久,很多企业已经不存在了。“我乐于看到风电运营商逆向收购风机制造商的现象。这有利于造就一批巨无霸风电企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当然,还要注意避免缺乏竞争优势,只能自产自用的局面出现。”
其次,政府要加强监管,发挥保障作用。
第一,改变心态。监管部门不能总拿培育市场的心态看待问题,一味的培育有时等于过分骄纵。风电作为新兴产业,本身需要扶持,但一些问题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事故仅仅通报批评远远不够,还需要严厉处罚,甚至市场禁入。第二,要严格建立风机设备市场准入制度。风机从研发到样机到大规模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故障达标一段时间后才能应用,否则在源头上就会有隐患。第三,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缺乏标准,将会让企业无所适从。因此,标准体系一要科学,二要前瞻,三要与国际接轨,最后还要尽快建立起来。改变临时性的政策,靠标准才能让企业在很长时间内规范自己。
一系列动作显示,“整风”正在加紧进行。为提高风电场安全管理水平,电监会组织制定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等技术规范,完善低电压穿越能力、无功补偿装置、升压变设计等设备技术性能改造规范,督促风电企业和风机制造企业加快改造。《报告》还透露,为促进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电监会将进一步加强风电并网运行安全监管,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建立长效机制。
最近,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风电场安全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称373号文件),今后还会陆续出台其他的相关政策,对风电设备市场准入、风电场建设、运行和安全管理以及电网调度运行提出一系列的要求。目的是在风电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引导风电产业进一步“规范化”发展,从而提升风电行业在全球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