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电产业链分析报告

风电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2-03-23 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 浏览数:879

一、风电产业链概况
  包括风机零部件制造、风机制造及风电场的运营三大环节。风电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接机制”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风电产业链的形成。风电产业链涉及从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气象、环境、材料、工艺制造、电气控制、电子工程,到运输、应用、服务的方方面面。
二、风电产业链的分析
  风电产业链大致分为上游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和下游的风电建设运营产业两部分。其中风电制造产业可以细分为整机制造产业和零部件制造产业。我国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不匹配,上游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发展速度却位居世界前列,上下游发展速度和规模明显不能衔接,这约束了我国风电产业的产业化进程。
  上游,我国兆瓦级以上的整机制造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部分厂商通过与国外厂商联合开发、得到国外企业生产许可证等方式具备了兆瓦级机组设备生产能力,但技术和市场尚不成熟,还未能大规模应用;同时,我国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生产环节薄弱,比较突出的是叶片、齿轮箱、主轴轴承制造,还不能满足国内整机制造能力的需求。下游,我国近年来风力发电发展迅速,国内大型发电集团、企业纷纷开发风电项目,风电设备需求持续高涨。
三、风电产业链面临的问题
(一)零部件制造不平衡。
  国内的风机原来以低单机容量风机为主, 相关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突破相对比较容易。随着单机容量的提高,作为风机核心部件的轴承、齿轮箱和控制系统等因为具有相对高的技术壁垒, 国内市场的供应仍然存在瓶颈。而叶片、塔筒等部件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如叶片制造有10家企业就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现在已多达50余家。
(二)整机制造产能过剩。
  2007年全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只有30多家,在风电龙头金风科技上市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有40多家企业进入风机整机制造领域。这种盲目跟风,导致了风电产业的产能过剩。我国风电整机行业前10名的企业已占整个市场份额的90%左右,剩余的60 来家企业将瓜分其余10%左右的市场份额。很大一部分企业可能拿不到订单,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三)技术有缺失、产品质量存隐患。
  我国许多企业的整机制造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引进的技术与国内风电场的气候环境能否适应,往往未经科学论证。加之由于前几年风电设备供不应求,许多整机未经试运行就直接批量生产,这些设备并网发电后,势必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大批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匆忙投入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问题也正在显现。风电场开发及风电并网存在瓶颈。在风电场开发环节存在设备交货不及时、调试时间长,各种设备故障不断发生,风机运行小时数偏低,电网卡脖子,致使“有电上不了网”、“风机晒太阳”等现象。
  此外,风电机组安装后的架线并网常常滞后,延迟了风电机组投入使用的时间,对电力输出造成损失。风电场运营利微或亏损现象。在风电场运营环节, 由于税收及财政补贴政策不持续、风电上网配套落后及风电场开发无序, 许多风电场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四、打造优质风电产业链的对策建议
  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努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风电机组的基本制造技术,但是核心技术仍然有所欠缺。我们必须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风电机组制造的道路。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占领全球风电的技术制高点,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有利地位。科技将决定风电产业的未来,我们要在风电设备制造方面由引进、消化、吸收逐渐发展为自主创新,努力由中国制造发展为中国创造。加强电网建设,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应 对产能过剩。我国风能资源可开发量约10亿千瓦,目前仅开发0.26亿千瓦,开发的空间很大。同时,电力能源供不应求,又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风电产能过剩主要是受制于风电并网的约束。
  并网制约的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政策和电网规划问题,电网建设大大落后于风电开发的进程。其二,是技术问题。解决风电并网难主要有两条措施:首先,扩大配置风能资源的范围;其次,合理配置电源结构,建设具有调峰能力的电站。纵观中国风电市场的发展,在内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外资企业也不断涌入中国市场,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也不可避免地争夺着本土市场。面对逐渐饱和的国内市场,中国风电设备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到了。未来,中国的风节能环保电设备厂商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同时,放眼国际市场,出口我们的产品,要在全球风电市场的大环境下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风电设备厂商会将自己的生产基地建到海外去,建成中国的维斯塔斯,中国的苏司兰,中国的歌美飒……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试验检测和认证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国产风电机组质量参差不齐已成为影响风电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应加大研发投入,制定质量标准,提高设计水平;加强产业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加强技术检测平台和风电试验场建设,根据试运行情况和检测结果,完善产品设计;做好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找准大客户,加强供需对接,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配套。建设产业链,要以风电场开发商和风电总装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供求为纽带。建设产业链首先要找准大客户。每个环节都要分析哪些是大客户或潜在大客户,找准大客户才能占领大市场。与大客户有效配套的企业,才是最具活力的企业,才是市场竞争的真正赢家。
  作为风电场开发商,其大客户应当是七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作为风电总装企业,五大发电集团应当是其大客户。2009年在我国新增13749兆瓦装机中,五大电力集团占到54%,其中,国电占18.83%,大唐12.6%,华能11.92%,华电8.28%,中广核6.14%。风电总装企业应当积极与五大发电集团进行配套。2009年华锐、金风和东汽继续保持市场前3 强的地位。其中华锐新增装机349.5万千瓦,金风新增装机272.2万千瓦,东汽新增装机203.5万千瓦,这三家企业合计825.2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市场59.7%。有关风电零部件企业应当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体现价格优势,努力与这三大企业配套。只有与五大发电集团、三大风电制造企业建立了产业链关系的零部件企业,才更有可能不断发展壮大。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光互补发展:新能源的增长极
阅读下文 >> 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对策建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2344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