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专家分析 > 试论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

试论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

2012-07-26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3157

  例如,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国家能源局颁布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可能出现弄虚作假、变卖项目资产(以库存产品应付项目验收,然后再低价变卖产品盈利)等问题。
  为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2002年国家以全补贴的方式实施过“送电到乡”工程,在西部地区建设过一批光伏电站。由于缺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光伏电站的保修期后,缺乏维护,有些光伏电站无用了,甚至被当作废品卖掉了。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不能仅用促进投资一种政策,应当解放思想要,考虑政策的多样性,互补性。
  实际上,现在新能源产业还处于财政输血的培育期,怎样从输血机制转变为造血机制一直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家电下乡消费补贴的政策值得借鉴,将政策的作用点从投资转向消费,可增加政策的多样性、互补性。可根据需求方的支付能力,制定消费补贴政策。例如,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现有的扶贫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只是考虑为民众无偿提供太阳灶、光伏电站等用品或者设施。由于是无偿供给,许多人就不会爱惜,造成了浪费,还助长了等、靠、要思想。可将现有的政策作适当的调整,为需求方提供一定的消费补贴,鼓励有偿消费,引导民众通过劳动改善生活条件。
  在项目导向方面,要突破单一性,支持多样性,特别应支持统筹兼顾的综合利用项目。例如,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一体化这种中国特色新能源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型发展模式。在财政政策上支持这类项目,不但能够解决目前光伏发电缺乏可持续发展模式问题,还能够为解决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扩大内需问题等政府关心的问题提供一种整体解决方案,一举多得。
  四、行政路线,保守还是超越
  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引导者与管理者是政府,在各级政府的规划中,都列入了与新能源、节能产业相关的内容。而在实际操作中,行政管理人员以保守的方式管理新能源,关心的只是借新能源之名能引进多少投资,完成考核或者奖励指标,较少关心或者思考新能源产业的实际作用。有些人只是用新能源概念编造故事,圈占土地资源。
  行政管理者对新能源的认识至关重要,没有深刻的认识,难有自觉的行动。新能源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新能源对调整经济结构的作用是什么?新能源产业管理的抓手是什么?这些基础的知识,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当前一些对新能源的认识只停留在是太阳能、风能,不是化石能源,这样的表面、感性的层面。而对新能源的内涵、经济功能、作用点等缺乏了解,更需要掌握新能源产业的建设规律,以及科学方法。
  许多地方政府都设立了新能源管理办公室、新能源促进委员会等管理部门,但是,在管理机制上,还是平移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缺乏针对新能源产业特征而设计的考核指标,以及鼓励与制约机制。要鼓励自主创新,制约借新能源概念之名,谋私利的行为。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维斯塔斯或许成为明阳风电撬动新五年关键的一根杠杆
阅读下文 >> 上半年全国共消纳清洁能源电量3880亿千瓦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3362&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