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张国宝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2002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工业进入了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近年,电力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电力建设、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装备能力提升、整体效率提高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步入了安全、清洁、节约发展的轨道,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增长的需求,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到2008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1.7亿千瓦,已居世界第一位;核电装机达910万千瓦,在建规模2290万千瓦,规划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总规模超过1200万千瓦,在建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快速发展。电力工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在2002年用电需求不断加大的情况下,2003年初,国家及时调整了电力工业发展规划。2005年,在综合判断中长期电力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电力进一步紧缺的实际情况,国家适时出台了三年火电滚动建设规划和一系列促进电力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了三年建设目标,加大了电力建设力度。随后,在电力需求处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又进一步科学分析电力需求形势,合理调控建设力度,逐步减少建设规模,在2008年电力需求增速大幅回落之时,发电装机增速也同时回落了4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与电力需求的同步协调,避免了电力建设的大起大落,既在短时期内扭转了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又保证了电力建设的平稳有序发展。
以改革为动力,实现健康高速增长。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重点,破除垄断,引入竞争,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近年来电力工业取得快速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电力工业在多年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体制和机制性问题,只有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才能解决,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目前电力体制改革的一些举措尚未完全到位,但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已大幅提升了电力工业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五大发电公司和四个电力辅业集团,与地方电力投资建设企业,以及外资、民营发电企业,在电源建设的投资、设计、施工和生产运行等各个环节形成的竞争格局,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快结构调整,提升整体效率。实践表明,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是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提升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国电力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不尽合理。对于这些问题,近年来加快了调整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积极推进电力工业的上大压小,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大力发展核电;三是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四是加快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热电联产等清洁高效能源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