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不协调建设不同步 多重因素致弃风电量达123亿千瓦时
“2011年,“三北”地区部分省区风电消纳情况不佳,弃风情况比较严重。”《报告》显示,“三北”地区弃风电量达123亿千瓦时,折合火电标准煤耗384万吨,折合CO2减排量760万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弃风率均超过13%;甘肃和蒙东地区弃风率超过25%。
据《报告》分析,规划不协调,成为影响风电消纳因素之一。部分地区风电开发规划、建设时序不断调整,风电项目规模和进度远超规划,使得电网规划无法统筹考虑风电送出。同时,部分地区核准风电项目时,重接入、轻消纳且消纳方向不明确。河北地区目前已投产、核准和取得路条文件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490万千瓦,远远超过原规划2015年达到1013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目标,原有输电规划远不能满足风电发展需求。
建设不同步,成为影响风电消纳的又一因素。风电项目建设周期短,而相应配套送出电网工程建设周期长。而且,有些风电项目还不同程度存在提前开工现象。蒙东开鲁风电基地规划容量240万千瓦,发电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并投产,但开鲁500千伏风电汇集站尚在开展前期工作。宁夏风电2011年底并网容量142万千瓦,核准在建容量434万千瓦,其中只有153万千瓦项目落实了电网接入条件,仅占全部项目的三分之一。
省内风电消纳空间有限,输送通道能力不足,也影响着风电消纳。目前,风电消纳原则上局限在省内,但是一些省区消纳空间明显不足,甚至在区域电网内,也不能完全消纳,风电亟需外送。但三北地区由于网架结构原因,输送通道不同程度存在输送能力不足问题。吉林省电力公司2015年最大只能消纳约658万千瓦的风电,但该省制定的2015年风电发展目标超过1400万千瓦,省内难以消纳。
《报告》透露,西北区域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东北区域蒙东和吉林风电基地、华北区域蒙西和冀北风电基地输送通道能力不足问题比较严重。2011年,吉林松白电网送出阻塞较为严重,因电网输送能力不足造成的受限电量达2.06亿千瓦时,占全省风电限电量的38.3%。
目前,因系统调峰困难而造成风电运行受阻的现象,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区域都普遍存在,以东北地区较为典型。2011年东北电网的最大峰谷差达到1184.06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容量30万千瓦仅占总装机容量的0.3%,同时水电受库容的限制,调峰能力也只有270万千瓦。火电调峰机组中,热电机组多以30万千瓦容量为主,在冬季实行“以热定电”,致使东北电网调峰能力明显不足。
此外,促进风电消纳的市场和各类电源协调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也成为影响风电消纳的重要因素。当前以发电计划电量为基础的电力运行管理模式下,电力系统内各类不同的发电资源,特别是火电机组因风电发电数量的增加而带来的利益冲突,无法通过合理的体制安排得以疏导。
加强规划优先调度风电 电监会提出多措并举消纳风电
“保障性全额收购”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已经写入了《可再生能源法》。监管其执行情况,成为电监会的重要使命之一。为促进风电消纳,电监会在《报告》中提出了多方面监管意见。
“进一步加强风电电源、电网统一规划。”《报告》提出,要根据能源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区域资源情况,综合考虑区域及省(区)电网消纳风电能力、负荷特性、电网及其他电源规划,制定统一的风电规划。坚持电网规划与风电发展规划相结合原则,高度重视配套电网规划和论证,保证风电送出和消纳。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发展相结合,在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基地同时,积极建设中小型风电项目接入配电网就地消纳。2015年,全国规划风电装机将超过1亿千瓦。建议进一步 完善和落实“三北”地区风电基地跨省区输电规划方案及调频调峰电源配套方案,与风电基地同步建设。
《报告》提出,加快风电项目、输电工程的配套核准、建设。进一步加快风电富集地区送出通道建设,改善现有网架结构,加强省间、区域间的电网联络线建设,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消纳能力。在考虑市场消纳能力和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科学安排风电资源开发时序及建设进度,风电项目开发与电网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核准、同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