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其他市场 > 三四类风区开发:蔚然成风

三四类风区开发:蔚然成风

2012-08-08 来源:《风能》 浏览数:3853


  叶片的加长加大并非简单的嫁接,而是需要周密考虑风电机组的各个系统和零部件。简单地加长加大叶片,将对机组载荷产生重大影响,这成为国内许多整机厂商难以参与针对三、四类风区的风电机组市场的一个技术难题。“相对于传统机组,新型机组在一些方面的设计会有所调整。首先随着风轮的增大,载荷也会增加。所以在叶片的设计上,不管是气动还是控制上,都要考虑到载荷。”董礼谈到,“其次,叶片加长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可能要对偏航的轴承、变桨的轴承等很多部件重新设计。因为,三、四类风区很多时候的风速较低,对实际存在的一些高风速就不需设计。比方说在四类风区,正常机组在风速每秒25 米时才切出,但三、四类风区高风速的小时数量比较少,可能切出风速在20 米、甚至18 米就足够,从而在设计上这个地方的载荷也可以不考虑。”而国内厂商在新机型上多半是依托原有机型,对叶片没有进行重新设计,因此目前国内整机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主要是载荷问题。
  不过,大叶片还只是开发三、四类风区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非充分条件。三、四类风区风能资源分布区域广泛,其资源、气候和地形都呈现出明显的地方特征。为满足特殊环境的使用需要,针对三、四类风区的风电机组的适应性要求较高。例如,为满足我国西南及长江流域的多雷暴天气,需要风电机组具有较强的防雷能力;为满足空气湿度高的中南部地区使用,风电机组应具有防冰冻能力;以及为满足我国西南高原环境要求,应具有高海拔适应性,诸如此类。这些复杂环境因素对机组提出的技术难题并非每个厂商都有实力应对,因此领跑三、四类风区多元化细分市场的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少数几家。这些厂商主要是结合自身的优势,技术路线各异却殊途同归,旨在降低成本,以最大程度地从三、四类风区获利。
  老牌的风电整机企业主要倚靠其坚实的基础和多年的技术积累,有些企业在针对三、四类风区的风电机组的设计上早已取得丰富的经验。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公司创业之初,就有分布式风电机组开发的经历,其近15 年的技术研发和细分市场开拓方面积累的经验,使金风科技更快更准地掌握并满足市场需求,有足够经验专项开发出多元化定制的产品,如低风速、高海拔、低温、高温、近海机组等。对于已进入风力发电领域30 余年的维斯塔斯来说,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一直是核心的任务。该公司每年都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资,仅2010 年注册的专利就达227 项。其针对多冰冻地区的解决方案,可通过在机舱上加装挂冰检测装置避免挂冰对设备带来的损害。
  像三一电气这类新进入市场的风电整机制造商,则发挥集团优势,在针对三、四类风区的风电机组的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并充分利用其重型机械生产方面的优势,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三一电气叶片子公司研究院院长于清在介绍公司推出的移动工厂概念时说:“海拔高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运输的问题,也就是移动工厂的问题。首先把模具做成分段式的,解决了运输的困境。最重要的是工艺的一个转变,山上和山下的工艺不同,我们在这方面通过实验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一个二代移动工厂,提高回收利用率。”
  至于与电力企业关系密切的国电联合动力,孙黎翔表示,公司电力行业的身份使其对如何去更好地开发三、四类风区机组更有经验,也更有优势。公司2009 年便开始从事三、四类风区的相关研究,很多行动都比别人超前,在机型设计上起点也更高。在接受采访时,孙黎翔很兴奋地告诉记者,公司2010 年在江苏装机的叶轮直径为86 米、1.5 兆瓦的机型客户反馈良好,经济效益不错。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可再生能源投资创新高
阅读下文 >> “风光”到处满笙歌———风能、太阳能的小型化综合应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3545&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