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政策的出台让众多可再生能源企业感到由衷的兴奋,但是对这些一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苦苦支撑的企业来说,政策是否能进一步细化和真正落地仍是一大挑战。
“至今为止,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都没有把可再生能源这个概念搞清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亿认为。
正是可再生能源政策的缺失,让众多筹谋着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大显身手的企业捉襟见肘。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相关规划,且也有"新36条"等内容出台,但是这些政策真正落地的具体措施还在缺失。这也导致了不少民营企业看见曙光后想要有所作为,可真正做起来却发现左右为难、举步维艰。”新奥能源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当今条件之下,企业如何顶住压力前行是一大挑战。
该负责人同时指出,从整个中国清洁能源市场现状的角度去看,不光是燃气产业面临问题,风电、光伏产业、生物质能源等产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过度投资、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不高、安全等等。如何克服或解决这些问题,并且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是所有能源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不过尚尔兵虽然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缺失,但他同时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趋缓,用电量也因高耗能产业的衰退而下滑,但这正是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好时机。“政府应当把握当前的时机,尽快完善可再生能源的相关鼓励政策。”
柯仁杰同时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但伊顿公司非常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将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力争完成2015年在华销售额达到20亿美元的目标。
垄断逼迫大批企业转型
实际上,尽管国内可再生能源政策一直缺失,并且执行不到位,但仍有大批能源企业蜂拥进入这个领域,则是因为这个领域比传统能源领域存在着更多希望和空间。
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就坦承,因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垄断和资金垄断的状态尚未形成,所以还有比较大的投资空间和技术研发空间。企业进入的机会较多,但其面临的风险也很大。因为真正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至少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
新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奥集团从传统燃气行业转型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也是基于充分预判到了未来能源行业发展必然会向着清洁化发展,而燃气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煤炭资源的高污染性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用能需求;同时,未来能源企业所面临的客户用能需求也会更加综合与复杂,而并非原有的单一的燃气使用的状态。除此之外,燃气行业本身所具有的垄断性特点,也是促使新奥转型的一个客观因素。因为中国民营能源企业往往缺乏对上游资源的把控力,不转型就意味着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少。基于以上这些因素,新奥转型成为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这几乎是它最为合理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