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5日从国家电网促进风电等新能源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风电等新能源,建设世界第一风电大国给我们带来什么?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十分迅速。截至目前,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并网风电达到5026万千瓦,六年年均增速87%。2011年风电发电量706亿千瓦时,年均增速96%。目前,蒙东、蒙西、甘肃、冀北4个地区风电并网装机已经超过500万千瓦,而国际上风电并网装机超过500万千瓦的国家只有9个。国家电网成为全球接入风电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电网。
2009年以来,太阳能发电增长也十分迅速。2012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太阳能发电并网容量251万千瓦,同比增加5.4倍。
“积极开发利用风电等新能源,对增加我国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表示。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阶段,但受能源资源及其开采条件、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制约,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产能上限分别约为42亿吨、2亿吨、3000亿立方米,国内常规化石能源供应能力难以支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能源消费需求。
发展风电等新能源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供应能力、降低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2011年,我国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占总装机的比例为4.5%,电量占比为1.6%。据测算,2015年与2020年我国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占总装机的比例将分别达8.4%与13.3%左右,电量占比分别达3.4%与5.3%左右。
当前,我国酸雨和大气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力发展风电,开发建大型风电基地,能有效减少我国未来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据测算,2015年与2020年风电与太阳能发电量合计折合标煤分别约为0.7亿吨与1.3亿吨,2015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硫32万吨与氮氧化物33万吨,2020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硫39万吨与氮氧化物41万吨。
“风电基本可视为零碳能源,大力发展风电,降低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张正陵表示,发展风电等新能源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据测算,通过发展风电与太阳能发电,2015年与2020年可以分别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与3.7亿吨。如果我国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新能源对减排目标的贡献可达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