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电压穿越检测为例,上述人士介绍称,“完成一个型号的机组低电压穿越检测需要多长时间完全是听天由命,因为即使机组排到检测位,如果不能尽快出现小风、中风和大风的话就得一直等待,如果顺利,完成一个型号的机组测试,一般都需要3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
低电压穿越是指当电网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内,风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并网运行。
“实际情况是,在张北试验风电场,多台机组在一条线上检测,这就意味着有机组在做低电压穿越试验时,所有其他试验都不能进行,而且,全国范围内只有一套设备能对电网适应性这一指标进行测试。”上述人士表示,五项检测项目中,个别项目测试时间很长,比如电能质量测试的时间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
一位风电开发商则表示,“现在的问题是老项目在改造在排队,而很多投产的新项目,有些地方要求一定要做并网检测,现在我们很多项目做不了就等在那里。”
揭底国网“检测”
按《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并网检测机构应是国家授权的有资质的检测机构。
但实际上,目前国内只有国家电网的张北风电试验基地可以完成上述五项针对机组的检测项目。“像低电压穿越检测,我们目前只有三种途径完成检测,一种是直接运输风机到张北基地进行测试,一种是直接请电科院携带移动检测设备到风场检测,另一种则是在电科院无法提供测试设备时我们租用德国劳氏船级社(GL)等其他国际检测机构的设备,请电科院的人员到风场进行检测。”一位不愿具名的风电整机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本报了解,目前国网张北风电试验基地仅有10套低电压穿越检测设备,其中只有4套用于基地的型式检测,其余6套则用于提供移动检测和日常的抽检。
“设备难以满足数以百计的风电机组的检测,所以才会出现排队现象。”上述风电整机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的机型在张北根本排不上队,即使是移动的设备我们也靠不上边,我们只能租用GL等机构的设备,请国网的人来检测。”
而对于为何不直接请其他国际知名机构进行检测认证,该负责人表示,“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些机构还没有得到能源局批复认可,另一个是其他机构的检测结果不一定能得到国网的认可,作为企业我们不会为少花这点钱而冒时间和成本的风险。”
“就我所知,国网给张北测试基地的投入大约是3亿元,然而仅去年一年基地的检测收费就达到了2亿元左右。”该资深人士表示,“像一套低电压穿越测试设备,成本大约是800万元左右,但是仅一个机型的测试有的就收费高达200万元。”
对于测试如何收费,一位风机整机商向本报记者介绍称,该企业的风机针对国网检测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电能质量的检测,一个是低电压穿越的检测。
前者主要是企业自行采集某一型号风机的数据,然后交由国网电科院进行数据评估,费用大约在一万元左右。
后者低电压穿越费用则稍高。检测分预测试和正式测试,在企业向电科院提出某个机型进行低电压测试后,电科院会先对风机进行预测试,在预测试合格后进行正式测试。“不管是哪个测试,都会先后对90%、75%、50%、35%和20%五个电压跌落深度进行逐个测试,在某个点测试失败,就会重新测试,直到合格为止,再进行下一个点位的测试,国网的低电压穿越收费是5000元/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