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风能业经历痛苦调整 在多年快速与无序的扩张之后,内地整个风能产业正经历一个痛苦的理性化调整阶段。分析认为,这个过程短期内不会结束。
在配电网络扩大之前,电力传输的瓶颈导致电厂不能将所有产能输送到市场上,业内人士认为调整的过程可能持续至少两年。“为将富余电能从遥远的西北输送到东南主要消耗市场,政府已经规划了七八条超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这些线路至少要花2至3年,完全解决传输问题则要花3至5年时间。”中国龙源电力集团总经理谢长军说。
新建风电厂的快速增加,传输能力不足,加上今年工业地区用电需求下滑,发电厂的使用率也随之下降。低使用率意味着平均产出固定成本的升高和利润的减少。
对于传输瓶颈,风电运营商在过去几年的疯狂建设负有一定责任,而为了清洁能源发展达标,地方政府对项目的批准则加速了这一问题的形成。结果是,对传输能力的需求远超中国国家电网的新增电力传输能力。
风电产业“成长的烦恼”并不局限于风电厂,在产业上游的涡轮发电机和组件制造商,同样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恶意价格战导致它们的低端产品利润大为削减。
“中国风电的快速崛起赢得全球瞩目。但无序竞争导致的问题,意味着国家更严格的规范成为必须。”谢长军期望政府能在不晚于明年年中时对电网公司设定配额,强迫他们引入最低限额的风电。
花旗集团分析师刘显达则认为这样产生不了太大影响,因为国家电网公司为国有垄断企业,不会同意设置很高的限额。“最终解决基础设施瓶颈问题,需要漫长的建设时间,设置不现实的配额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