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不记得已参加过多少次讨论电改的会议,“大的,小的,主题都差不多,都知道该怎么做,但始终做不了。”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林伯强直呼自己很郁闷。
一直在讨论,始终没有大进展。从2002年就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以下简称电改)现状如此。近日,停滞不前的十年电改似乎又看到了曙光。
电力调度独立首次提出
9月16日,在太原参加第四届中国(太原)能源博览会的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以清晰、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图景,而且提出了“实现电力调度、交易、结算独立运行”的新方向。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在今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开始对电力体制改革进行专门调研。知情人士称,这些调研结果将作为未来电力体制改革的政策储备,有选择地适时推出。
尽管官方一直态度明确地要坚持进行电改,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却在蔓延。不少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刘琦提出的“电力调度独立”,他们普遍的一个观点是“想法好,但实现起来却很困难”。
林伯强直言不讳地说,如果电力调度要独立,那势必会牵扯很多的问题,“现阶段电网都是国有的,你发多少,我也发多少,根本没法竞争,这样的独立有什么意义吗?”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并不看好刘琦提出的电改蓝图,在他看来,电力市场的建立在目前的格局下比较难,因为国家电网公司属于电网一体化的管理格局,如果不改变,那很难建立起一个市场,“如果这个市场都是一个老板,那最后就等于没市场,也就等于不存在市场,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市场规则,那这个市场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韩晓平认为,调度独立现在不太可能实现,就在于所有调度背后的执行的人全是一个单位的人,这样的调度很难有效地配置,他担心建立起独立调度制度以后,也不能独立,“你想独立,但是电网公司说做不到,通流量达不到,输不了那么多电给你,那调度怎么办?”
韩晓平进一步解释称,调度的建立和电网的建设和管理应该是完全配套的,看具体怎么解决。调度要首先服务于市场,根据买卖双方的协议来进行调度,不是凭空调度,还要有市场主体。
“目前最根本的还是要先解决市场主体的问题,发电有电厂作为主体,用电有用户作为主体,这样问题就集中在了中间环节,现在的中间环节是电网公司,它既是总买家,又是总卖家,所有的都通过它一个出口,这样就很难进行有效的交易。而中间责任不明确,是导致市场无法正常运行的根本”。
对于电力独立调度,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也并不乐观,他认为,虽然电力独立调度是电力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电力监管力度、增强电力市场化的重要方法,“但是我国电力调度长期被电网企业把持,鲜有独立机构能有实质性监管,贸然兴起电力独立调度的概念或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区域间电力供求不协调的局面短期内也难得到有效缓解。”
电煤价格并轨方案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