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强建议,电改第一步应先煤电联动,煤和电联动起来,终端电价就能控制,然后就通过补贴电网来控制,电网亏,就补贴电网;第二步要从政府控制电价到企业自己调电价;第三步政府什么都不管了,那就完全市场化了。“煤电联动能不能走出去,还是个问题,所以现在说后面的都太远了。不要讲那么远,但是必须有个时间表,有个长远的目标。”
就连电企也不例外地在努力寻找着出路。张夏这些天所进行的就是考察煤矿,取样、化验等前期的调研工作,“厂里有考虑收购一个小型的煤矿。”张夏说,煤矿是自己的,用煤就会比较方便,厂里的领导都希望不要在用煤紧张的时候,再被煤矿“卡”住脖子。
对于去年缺煤的情形,张夏一直记忆犹新,去年的煤炭几乎一天一个价,有钱不找人,托关系都拉不上煤,“有次厂里的煤只够两天了,大家都紧张死了。”他说,虽然最后花了不少代价弄到了煤,但那惶恐的滋味却始终难以忘记。
对于电改,韩晓平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电改并非停滞不前,厂网分开就是进展,虽然在输配分离方面没有进展,“只能说是电网公司的改革停滞了,但停滞也是有原因的,是原来的改革不切实际。最核心的问题,电网公司要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韩晓平建议,首先要把省级的电力公司股份化,变成现代企业,现在电网的二级公司、省级公司都不是现代企业,就连电网公司自己也不是现代企业,没有董事会,投资主体不是多元化,到了省级公司更是相当于一个车间一样。“不是一个独立法人,没有办法承担法律责任,所以不仅是总公司,还必须让二级公司,甚至三级公司都变成独立承担法人责任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