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九龙电力表示,到2015年,公司除要继续确保脱硫、脱硝特许经营规模和工程总承包业务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进一步巩固在烟气治理行业的竞争优势外,还要实现由工程总承包向一体化服务模式转变、由单一污染物治理向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由电力环保企业向综合环保服务企业转变,并积极介入新兴环保领域,努力实现公司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大幅增长,成为国内一流的科技环保公司,稳步增强参与海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分析,4万亿元的节能减排资金应注重加大节能减排市场的产业化建设投入,解决节能减排行业融资难问题,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等重点领域。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引入上,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同时也要结合试点的实际情况进行。
一位地方发改委人士表示,为了合理规划4万亿元的“碳蛋糕”,相关部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首先应将资金重点投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的关停并转环节中,并妥善处理好这些企业关停之后的设备、产品、人员的市场分流,对已被该类企业污染的水源、土壤等,也须尽快投入资金治理。
上述人士认为,还需从“蛋糕”中切出一部分,用于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大力鼓励低能耗、低排放产品设备的研发及生产;此外,相关部委应尽快建立起县区、市、省乃至所有区域之间的庞大数据监控网络。
发达国家须兑现资金承诺
对于发达国家,解振华向媒体透露,“基础四国”在资金问题上的立场、意见一致:要求资金问题必须在多哈会议得到切实解决,发达国家到2020年要兑现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在长期资金未解决前,要首先解决2013年~2015年的中期资金问题。
上述地方发改委人士认为,根据历年的气候会议状况来看,今年能否通过会议实现2020年的资金承诺落实“还很难说”。该人士表示,和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节能减排的空间更小、难度更大,而且,发达国家在提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及资金方面,诚意并不是很足。
盘雨宏认为,备受关注的气候融资问题有望在多哈会议上得到解决。经过两周的磋商,英国等几个发达国家已经陆续承诺切实加强对发展中国国家的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其中,资金和技术转让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节能减排工作上迫切需要的,发达国家应加大在这两方面的扶持力度。但他还指出,由于受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具体的资金规模、来源等还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