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投运的特高压线路有3条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输变电工程,拉开了我国电力进入特高压时代的帷幕。
2009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累计送电409亿度相当于运输煤炭184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60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1万吨/年
●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世界上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直流输电工程。将四川富余水电直接送达华东地区,在四川水电外送、保障华东电网迎战用电高峰、缓解煤电运紧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7月建成投运输电距离1907公里输送容量640万千瓦累计送电266.32亿度相当于输送煤炭12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30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万吨/年
●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世界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创新工程,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的直流输电工程,大幅提高西部水电的东送能力,将西部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缓解江浙经济发达地区的用电紧张状况。2012年12月12日建成投运输电距离2059公里
输电能力720万千瓦每年输送清洁水电约360亿度相当于输送煤炭168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24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近10万吨/年已建成的3条特高压线路输电里程近4620公里,输电能力近1860万千瓦,相当于从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向用电集中的东部地区年输送5000万吨标准煤,直接节约火车运力近100万节车皮。2012年水电来水规模历史罕见,四川水电外送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期间,特高压电网发挥远距离、大规模输电与优化清洁能源全国配置的作用,实现四川跨区跨省外送电111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建设的特高压线路有3条
●皖电东送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
2011年9月27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现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计划于2013年底投运。该工程是我国首个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也是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标志性工程。投运后将为满足安徽两淮煤电基地电力安全可靠送出和长三角地区用电增长需要,推进淮南大型煤电基地电力外送,加强华东电网受电能力和可靠性,缓解华东地区供电紧张状况。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2年5月13日工程开工,将新疆哈密地区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华中地区,不仅有利于提高新疆自我发展能力,也有助于解决华中区域煤电运矛盾,缓解华中电力紧张状况。
●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012年7月28日工程开工,将于2014年投产,将对促进西南水电资源开发。
解码:创新不止
特高压之基:先进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在特高压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特高压技术背后有一套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直接支撑了特高压建设这一创新实践。特高压从最早提出到项目研发,再到工程实践,自始至终瞄准世界电力发展趋势和技术制高点,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联合,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用科学手段和方法,以应用为目的,破解了重大技术难题。目前,凭借特高压技术,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赶超的转变,正在努力从技术赶超向技术引领的跨越。
特高压技术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成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核心技术;形成了全套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国内量产能力;
实现了我国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提升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成了世界先进的以“四基地二中心”为核心的特高压试验研究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9项
(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在央企中居于首位
拥有专利16399项
形成841项国家、行业标准
特高压背后拥有强大的协同科技攻关团队
30多名院士
9所高等院校
500多家建设单位
200多家设备厂家开展联合攻关
解码:绿色通道
特高压之绿:大规模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