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国内的风电开发以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为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占全国80%以上,如今挥师南下,风电开发商无奈地表示“都是限电逼的”。
据了解,由于风电场建设和当地电网建设速度不匹配,弃风限电问题从2009年下半年就已经暴露出来,2011年全国风电限电超过100亿度。而来自国家能源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风电以北方地区为主弃风限电超过200亿度,比2011年增加近一倍,而由此导致风电场运行经济性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由于限电直接影响了风电开发企业的收益,更是被风电开发商称为扼杀利润的“终极杀手”。此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曾公开表示,2012年该公司因限电导致损失13亿元。
与此同时,大唐新能源、华能新能源等企业也均面临着限电带来的纯利润大幅下降,以至不少企业在北方地区的风电项目开发一度被滞缓。
“多数风电企业的业务发展和利润收益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目前北方地区限电的形势下,拓展多元化盈利模式,推进盈利转型迫在眉睫。”在国内一家风电开发公司总经理眼中,尽管在南方地区投资风电项目,因为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影响,每千瓦投资要比北方地区高1000到2000元,但南方市场不存在限电的问题,又有比北方更优惠的0.61元/度补贴电价,因此在北方限电的形势下,现阶段南方投资风电场的收益率要比北方高。
在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看来,一方面,南方风电场多以中小规模为主,与东北、华北、西北风电基地形成鲜明对比,并网、补贴等相关政策的落实更有保障,电站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另一方面,南方风电场多处于经济发展地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对电力需求较大,所发电力可以就近消纳,电场运营商资金回笼能力较强。
于是,便有了风电开发商如今的北转南下。据了解,2012年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核准风电项目40个,其中绝大部分项目处于云南、贵州等电网消纳能力较强的不限电或少限电地区。而大唐新能源也在2012年中期报告中提出,要加大云南、福建等南方各省的风电项目开发力度,及时抢占有效资源,提高非限电地区的发电比重,来推进盈利转型。
风电扩容:重振市场
未来两三年的时间内,南方地区是否也会面临弃风限电问题,是风电开发企业要考虑的问题。
从2013年开始,南方地区风电将实现“大跨越”。
“现在正是一个大规模建设时期。”上述风电开发公司总经理对笔者表示,很多企业从2009年开始就已经在南方地区布局,经过两三年的划定资源、测风以及项目审批核准,很多项目都将于今年建成投产。
从目前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十二五”风电核准项目来看,南方地区的风电核准项目超过1700万千瓦,占全国核准项目总量的34%左右。而当前南方地区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仅占全国装机总量的14%。因此业内人士预计,即使未来三年没有新的“风电项目核准计划”文件出台,现有的核准项目也能满足南方地区年均350万千瓦左右的新增风电装机市场要求。
而在萧函看来,风电南扩,或将为一度低迷的风电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新一轮投资、建设高潮的来临,行业整体市场容量的逐步释放,风电开发商、风机制造商也将大获其利,尤其是前期饱受库存积压之苦的风机制造商,经营状况或将得到改观。”
而面对北方地区弃风限电的前车之鉴,中国风能协会的某位人士呼吁,南方地区的风电开发应更注重有序增长。
“考虑到南方地区大部分省份处于四类风资源区,风资源状况特别好的省份和区域有限,因此,低风速地区风电的开发利用规模并不能与北方风资源好的地方相提并论。”在上述风能协会人士的眼中,所谓“风电南下的热潮”,只能说明在当前北方地区限电严重的情况下,开发商暂时将风电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了南方地区,充分挖掘低风速地区的风电利用价值。
而若按以往北方地区风电翻番增长的建设速度发展,未来两三年的时间内,南方地区是否也会面临弃风限电问题,是风电开发企业也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上述风能协会人士强调,针对南方地区的风电开发利用,开发商要考量电网配套问题,并相应地对项目开工进程进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