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作还未准备好
基础研究工作也是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一根软肋。整体来看,中国目前的企业比较急躁,急于求成。很多企业总是想着尽早推出新的型号,然而型号并不代表整个技术水平。即使是型号带任务的情况,大量的基础研究也必须跟上。至于哪些基础工作需要加强,业内专家要进一步研究。
基础工作包括一些基础性工作、基础设施和基础的测试平台等。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的重要任务,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投入充足的资金。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很多公共服务平台,譬如叶片测试等都是一些企业在做,政府投入相当有限。而且,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做的基础研究工作还比较分散,如何更好地整合这些工作也需要认真考虑。相比之下,德国、丹麦等国家实验室在多年前就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产业基础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研究开发和创新方面,要将各个企业形成的多种型号产品或是创新成果形成一个集成系统,让彼此之间形成关联性。在此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包括标准、质量和监管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将资源更加有机地整合起来。
协会引导行业资质建设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在讨论中国光伏发展问题时提出,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所以,我们的风能行业通过学会和协会组织的会议,需真实、积极、及时地向政府反映一些情况和问题。“服务决策,适度超前”应该成为协会活动的指导原则。服务决策,但是不能亦步亦趋地跟随政府,而要适度超前,提出一些政府可能没有看到的问题或是想看却不知如何操作的问题,并形成意见性的文件。
技术上的问题亦是如此。行业协会在开展活动上可以多借鉴国外的经验,譬如英国、德国海上风电的积累经验。目前,中国整个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人才还相当匮乏,所以,以协会为桥梁,和国外的充分交流与合作势必更好地促进国内人才资源的培养。
近期,光伏发展的问题给了风电很大启示,行业资质问题需要更多地加以引导。行业应该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并据此建立自己的检测认证体系,建立一个信用档案。不管是进入海上风电领域还是参与招标,都需要由一定的条件来决定,而不是仅靠招标价格决定。2010 年,国家进行了第一期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位于江苏省滨海、射阳、东台和大丰的4 个项目到如今都没有实现,项目进度大大滞后。很明显,海上风电招标的价格怎么可能比陆上风电还便宜?今后,对于海上风电招标管理,一定要考虑到谁能做、谁敢做、谁做了以后有效益、如何实现持续发展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