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预测市场的角度看,由于预测电力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当涉及到新能源电场融资保险时,保险公司的主要依据就是电场发电量,发电量预测及其准确度就成为了是否能获得保险的关键。此外,我国发展分布式和智能电网同样离不开新能源尤其是风电和光伏功率预测。
早在三年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就表示,随着风电规模越来越大,风电并网、运行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加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风能规律研究,建立风电的预测、预报机制,并在运行系统中进行实施。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风电功率预测的总体水平比风电发达国家落后5年左右时间。
携手共创美好“风光”
新能源产业由于自身属性,其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准确气象数据的系统采集和利用。有专家表示,随着我国风电和光能产业逐步进入理性轨道,在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等环节,需要作为第三方的专业技术服务商来提供,第三方不会受到电源侧和电网的影响,能够提供更为专业和客观的服务和评估。东润环能市场部经理韩东升说:“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预测市场是必然趋势,这对于国内引入保险机制、智能电网的负荷与发电预测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有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市场秩序来推动行业发展。”
“新能源功能预测及相关数据的收集必须依赖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更应发挥带头作用,比如在风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加大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也需要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协商分摊一些成本。”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说,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支持对于新能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正如《专项规划》中提出的要“实现产、学、研、用相互结合共同发展”,郭振海也认为,要高效利用风能和光伏的相关数据和气象资料比如,资源信息如何管理、共享和研究,应该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按照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全国网格分布的气象数据的采集、研究和共享,最终形成一套实时观测数据的“气象云”,并有配套的机制与体制来支持与鼓励投资商配套建设实时气象观测系统。届时,受益的不仅是新能源行业,还将利好于包括民航、交通、农业、海洋等在内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