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风电企业的用工需求也随之激增。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通辽地区高职风电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调查对象包括风电企业和风电专业学生,一方面了解风电企业特点、岗位性质与用工标准;另一方面对高职风电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及岗位适应性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探讨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主要措施。
我院2009 级应用电子专业自开设风电课程以来,已招收四届大专、三届中专风电技术专业学生。
为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实习、就业等相关情况,以及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对所从事工作的认识与看法等,本人于2012 年5 月至10 月利用150 余天的时间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调查访谈,并形成了初步调研成果与体会。调查访谈内容设计通过对风电场岗位特点的分析及对风电企业的调研,我们摸清了风电企业对员工的特殊要求。依据这些要求,我们对学生适岗性调查访谈的内容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能否适应风电场工作特点。主要包括:对野外生活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对高空作业特别是特殊岗位条件的适应性,对风电场管理体制的适应性等。
二是岗位工作技术难度与本人能力的关系。主要包括:所学知识能否和岗位要求有效对接,能否经过短暂适应后进入工作状态,是否对所从事工作有极度陌生不适应的感觉等。
三是个人的感受。主要包括:工作性质喜欢与否,工作难度与强度与期望中的是否有出入,工薪待遇是否符合心愿等。
四是工作待遇情况。主要包括:风电企业对高职学生提供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五险一金等情况。
五是对未来的打算。主要是了解学生对风电场工作的接受程度和工作兴趣度,是否愿意在此行业稳定就业,有无把当前工作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打算,以及转行转岗的理由及原因等。
调查方法及过程
1 调查的范围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院风电技术专业学生。其中,2009 级应用电子大专学生、2010 级风电中专班学生已毕业,2010 级风电大专和2011 级风电中专目前在相关企业顶岗实习,2011 级、2012 级风电大专学生和2012 级风电中专学生目前处于在校学习阶段,涉及学生总计210 名。其中,在校学生近90 人,实习学生70 人。纳入本次调查范围的学生共计195 名,占学生总数的93 %。其中,在岗工作的有 45 人,在岗实习的有65 人,已转行从事其他工作的有26 人,仍有到风电岗位就业意愿的有90 余人。
2 调查的方法与过程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电话访谈或QQ 谈话及信息沟通的方式进行。采访对象既有定向目标,又有随机抽取对象,力求涵盖面广、样本量全、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调查的具体方式为:一是设定具体问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单项选择;二是针对不同对象,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要求受访者据实作答;三是拟设了一些感受性问题,要求受访者写出真实体会;四是征求受访者意见,要求受访者自提、自答、自解与其岗位工作相关联的问题。
在具体调查过程中,我们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分组建立了QQ 群,在每个群中明确一名同学担任联络员,负责发放并回收设计好的调研课题。对无法纳入QQ 群进行调研的学生,力争通过同学会的形式进行沟通联系。由于我们设计严密、操作精细,约有98% 以上的应届、往届毕业生参与了本次调查活动,使得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可信度。
在对实习及工作的风电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之前,我们还进行了一次对在校生专业了解的调查,旨在掌握学生选择风电专业的原因,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以及就业打算等。通过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学生最初选择学习风电技术专业主要有两点因素,一是风电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家长认为该专业就业率很高;二是电力企业的工资待遇好。
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 风电场特点及用工标准
从风电场角度看:一是工作环境艰苦,场址大都建在野外,地域偏远,生活简单枯燥;二是运行管理工作要求员工严谨细致,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三是故障排除工作责任重大,危险系数高,要求心理素质好、技术水平过硬;四是检修工作技术含量高、难度大,但维护工作技术系数低、枯燥单调;五是实行轮班工作制。
风电岗位的这些特点就使得在这一行业中就业的员工在素质、素养上有其特殊性,主要能力素质要求是:掌握输变电、电气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可塑性;掌握专业技术,动手能力强;电脑操作熟练,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具有良好的心态,能够适应工作压力;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不符合特种行业的疾病。
2 学生在风电场工作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已在风电岗位就业和仍在风电岗位实习的学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企业在员工招聘时要检测学生的知识贮备与实际操作能力,即使学生通过面试,正规的风电企业也要定期对新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因为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只是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岗位工作技术难度在最初的工作中并不明显,但在工作进程中,岗位工作难度凸显,有些学生表现出力不从心。如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及时加以学习,工作表现会越来越差,逐渐不被肯定,学生会产生一种挫败感,或被淘汰或自动离开。
此外,风电场的工作除了检修工作技术难度系数较大之外,日常维护工作比较单调,工资待遇不高是受访学生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检修岗位对员工的知识与实操能力要求很高,新毕业或实习的学生往往要经历一到两年的维护工作,才能有机会转到检修部门。加之地域偏僻,冬天风电场设备维护工作辛苦,很多学生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觉得没有前途,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等。
但从学生自身情况看,普遍存在着一些弱点:一是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对未来很迷茫;二是实际操作能力差,适岗能力弱;三是耐不住寂寞,缺乏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基于风电场与学生双方面的原因,我校在风电场稳定就业的学生只有5 人,在电力企业从事维护检修工作的有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