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突破风电瓶颈的几种可能

突破风电瓶颈的几种可能

2013-07-05 来源:《风能》 浏览数:851

  2012 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数据的观感并不怎么好,从切身体验来看,风电行业也确实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正因如此,在前不久召开的上海风能展会上,有专家重点强调“风电发展受阻绝不是单一原因所致,而是系统性问题,几乎各个环节都有问题”,意在强调业内人士应共同关注目前风电形势可能出现的突破口,为中国风电发展建言献策。
  仔细分析会上专家的发言,能够发现一系列阻碍风电发展的瓶颈。
  《可再生能源法》修订后对“全额保障性收购”概念界定不清,从宏观层面对可再生能源的收购方式造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客观影响。另外,以目前风电发展的速度,完成“十二五”风电发展的目标仍较为困难,理顺各类矛盾,优化发展思路是完成该目标的主要手段。此外,2012 年的弃风量与2011年相比大幅上升,从趋势上看,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弃风范围和程度极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同时,在设备市场趋于饱和的前提下,更多厂商将希望寄托于海外,但与内部环境有所不同的是,如何绕开贸易壁垒、获得海外市场认可,是一件相对比较棘手的事情。海上风电的发展则暴露出政策经验不足、项目开发因审批流程过多而停滞不前等多个问题,致使被誉为新机遇的海上风电发展屡受制约,进展不顺。
  虽然这些问题受到各方不同程度的关注,但所谓事有轻重缓急,推进改革的方向和层次也有先有后,有紧有慢。就目前来说,受关注度较高,并一直在有所进展的改进方案,主要是针对解决海上风电、弃风以及配额制等问题的。
  自2010 年以来,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已经过去了两年有余,但该项目仍未被核准,相对原来的计划甚为滞后。与之相比,一些海上示范风电场、海上实验风电场的建设却比较顺利,潮间带项目的开
发如火如荼地展开,除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外,截止去年这些海上风电场已经完成装机182兆瓦。但这些进展毕竟无法与特许权项目的规模同日而语,不免使业内对海上风电的开发进展颇有
失望。
  但这些特许权项目并非停滞不前。在本次展会上有专家透露,海上特许权项目已经有了一定进展,极有可能在2013 年获得核准。这似乎也能从整机制造商扎堆推出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市场情况略见端倪,海上风电的浮冰下还蕴藏着向上突破的可能。
  如何解决愈演愈烈的弃风问题,政府、行业乃至企业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正在扎实推进的工作,主要包括风火置换和通道建设等。
  难以否认,弃风问题的主要肇始之一是利益分配。在我国一些地区不仅风能资源良好,而且煤矿资源丰富,但距离电力负荷中心较远,电网输电能力难以满足容量较大的煤电、风电装机量。为减少弃风,东北电监局在蒙东地区做了一系列有关“风火置换”的试验,通过风电企业对因减少弃风而受到损失的煤电企业进行一定赔偿,从而平衡风电、火电利益,解决弃风
问题。
  但这更像是权宜之计。且不论当火电获得补偿后仍可能不断增加装机,使风电补偿逐渐难以为继,单从法理上也说不过去。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节能减排是中国不容置疑、坚决恪守的原则。《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并扶持的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而非化石能源发电。虽然风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几乎没有成本,但目前利用风能发电的设备投资、运营维护成本并不低廉,最终产生的度电成本仍高于火力发电。因此,让本来就无利可图的风电给有利可图的火电买单,有悖常理。而且,化石能源发电带来的污染成本完全被忽略了,这对发展中的风电不公平。
  因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在展会上提出,我国应将风电纳入电力系统统筹规划,对电源、电网、蓄能、负荷配置等综合规划,将火电、水电、风电打捆外送,利用抽水蓄能和天然气作为调峰电源,同时推出大功率输出的调度预测。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电盈利困局
阅读下文 >> 海上风电:前景光明却坎坷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663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