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其他市场 > 风电企业走出去需“软硬”兼备

风电企业走出去需“软硬”兼备

2013-07-27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3442

  秦海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发国外风电场,面临着政治、财务、法律等一系列风险。企业要熟悉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这是亟待我们正视的问题。而在法制不健全的国家,企业承担的法律风险更大。此时,风电企业也遭遇到了中国其他行业在走出国门时的相同处境,面临着各种贸易壁垒和自身话语权缺失所带来的挑战。
  一位风机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我国的风电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技术壁垒森严,中国企业的技术条件是否能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要成为进入市场的一道“门槛”。在硬件具备的条件下,软件能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也成为一大问题,例如对合同的理解和执行需要我们以国际化的思维去处理,金风在北美和欧洲项目就特别注意这一点,以本土化适应当地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还要注意外部环境的营造,适应所在国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尽可能的避开贸易壁垒。
  中国风电产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已在全球位居前列,但中国风电产业标准体系缺乏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中国风电“走出去”的市场定位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这些国家自身缺乏通行的标准,而主要依据欧洲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对中国风电标准尚不认可,形成了中国企业进入市场的技术壁垒,对中国风电“走出去”很不利。
  “走的好”需要“软实力”
  对于中国风电企业面对并不平坦的海外扩张之路,秦海岩表示,话语权的取得和巩固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需要中国企业发挥作用,需要中国政府用符合国际规则的、更有效的贸易措施去协调和博弈,需要一种软硬结合的力量。在中国企业已经具备的“硬实力”包括雄厚的资金和高性价比的设备之外,以技术、服务和价值链建设为标志的产业“软实力”方面,我们更应及时跟进。没有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企业的海外之旅必将受制于人。
  风电机组认证机制,已成为我国风电产品出口面临的最主要障碍。国内企业在申请国际认证机构的认证时,往往存在着认证周期长、费用高等难题。甚至有些国外认证机构有意设置障碍,拖延进度,以此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风电产业。风电机组的认证方式不仅是技术“通关”的要求,同时也是无形的准入壁垒。
  在认证服务方面,我们已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华锐、金风依托鉴衡认证的证书已经成功进入多个国外市场,这也是一个产业链支撑企业开拓前沿阵地,伴随企业出海的先例。
  提高我国自主风机设计制造水平,探索国际化道路,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逐步参与国际风电标准的制定,逐步谋取在国际风电标准体系制定上的话语权,及早确立中国风电标准的国际地位,为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扫清技术标准壁垒,是中国实现风电产业升级、成为风电强国的必经之路。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怎么在美国打风能官司
阅读下文 >> 风力发电:走向外海,向惊涛骇浪发起挑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6812&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