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电“统一规划”难解风电“弃风”问题

风电“统一规划”难解风电“弃风”问题

2013-08-21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1373

   风电具有“电力市场”下的市场价值
  以德国电力市场为例,所有的发电类型参与竞价,根据他们的运行成本,大部分不处于边际的电厂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补充其固定成本。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定价,因此,在某些需求低谷阶段,可再生给出了零、甚至是负的价格。这对于市场价格的压低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有效电力市场中风电等低运行成本电源的市场价值所在。
  目前,德国的上网电价,只有5欧分/千瓦时左右,在人力、设备成本都高出很多的情况下,这跟我国东部地区已经非常接近。电力市场竞争带来的价格下降作用明显。
  如果存在电力市场,风电等低可变成本电源在市场报价中的优先地位,会极大的发挥其市场力,将运行成本(主要是燃料成本)高的化石燃料发电推到边际市场,直至导致后者退出市场,成为“落后的要被淘汰的产业”。我国的电力市场的缺失使得可再生能源的这种市场价值无从发挥,也从一个侧面证实,目前弃风限电问题更多的是政策(平均调度资源)、机制(缺乏竞争性上网,缺乏辅助服务市场)与体制问题。
  “弃风”的短期解决之道
短期内,电力系统的调峰备用机组不可能迅速增加,而缺乏价格信号也使得“调度”风电资源无利可图。分析几个“弃风”的重灾区,可以发现,其传统的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仍旧高达3000-4000小时以上。需求不旺这一现象在电力市场环境下是不可想象的。究其原因,在于我国调度体系中仍然维持的所有机组“平均上网小时数”的僵化政策,并且省级政府具有巨大的自由量裁权。
  调度规则如果不能改变,其他的“弃风”措施基本无用,特别是远距离输送的技术措施。一方面,其建设周期也很长,另一方面,即使建成了,面临着火电机组的“占位式”挤压,如果没有充足的电力需求,受入风电地区也很难有消耗风电的空间。改变调度的排序规则,模拟市场竞价行为,是解决风电弃风的“短期”应对措施。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三一高调“抗美”下的暗伤:时机不对 策略存疑
阅读下文 >> 分布式发电有望实现整体推进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7019&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