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政府也在各个层面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以后,国务院开始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可再生能源再次成为扶持的重点:“建立健全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发展可再生能源”。而近日业界也流行一个新的猜测:国家发改委将把2020年风电总装机规划由30GW(千万千瓦)调高至100GW。
其实,规划并非最重要的预测依据,即使是100GW的目标也可能再次提前实现。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9月公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风电装机至2010年达到5GW,可是仅3个月后实际装机容量就达到了6GW。
相比而言,对政策方向和力度的把握更为重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政府的立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从不断出台的实质性政策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问题的战略眼光。
2007年,国家发改委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定了强制性份额的目标:到2010年和2020年,大电网覆盖地区电网总发电量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比例分别达到1%和3%以上;权益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5GW的企业所拥有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权益装机总容量应分别达到其权益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和8%以上。而2007年底,风电装机容量仅占到总装机容量的0.8%,发电量则只有0.2%(表2)。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判断,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其他几种可再生能源。
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显得更为积极。甘肃、内蒙古、张北、吉林、江苏沿海计划建成六大10GW级风电基地(其中内蒙古将建成蒙东、蒙西两个风电基地)。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各大规划风区均已有实质性的进展,其中内蒙古预计今年可完成吊装2.7GW。
十年后成本将低于火电
由于成本高,从特许权招标模式开始以来,风电的上网电价一直维持在略高于火电的水平,风电行业长期处于亏损或微利的边缘。
随着设备成本降低和风电场运营的精细化,再加上特许权招标的价格提升等多方面努力,风电场盈利状况正逐渐好转,成本不断接近火电。根据有关部门的估计,2008年电力全行业亏损可能超过300亿元,火电是主要亏损源。
大型电力集团对风电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其中龙源、国华、华能新能源等几大风电场运营商都认为风电在十年后的成本将低于火电。
需要强调的是,通常的成本对比采用的是会计成本法而不是社会成本法,即没有考虑各种能源形式存在的外部性问题。即使仅从技术角度看,风电的经济性(能量转化效率)也高于光伏、地热、潮汐等发电方式,而且风电技术突破较快,风力发电的成本降低趋势将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