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发展初期的爆发性增长阶段,往往是受需求带动,上游产业通常准备不足,零部件和原材料供不应求,所以容易形成“上游压倒下游”的局面,设备供应商的盈利能力高于风电场,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利润则更为丰厚。2007年,金风科技与南高齿(中国传动)的净利润率分别达20%和16%,而惠腾叶片的净利润率更是高达25%(表6)。
2008年,整机和零部件产能扩张迅速,特别是叶片、发电机、塔架、轴承,产能瓶颈逐渐得到缓解。随着供求的均衡,上游企业的利润率必然下降。
不过,尽管零部件供应得到缓解,但结构性失衡仍然存在。预计2009年主要零部件的供应仍然偏紧,特别是高质量的零部件,如大尺度和高效率的叶片、高可靠性的变速箱等仍然稀缺,部分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如主轴、主轴轴承、变桨轴承、控制系统等仍依赖进口。
此外,大宗商品价格和运价的下跌也将对产业链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内企业地位上升
我们认为,目前国产风电设备的性价比并不高,尽管机组的交付价格低,但由于质量和可靠性差,实际功率和利用率明显低于国外机组(龙源电力的国产机组满发小时数仅有国外同档机组的80%左右),从发电成本的角度看并没有成本优势。
但由于设备70%本地化的政策要求,同时外资企业认为中国风电市场比较混乱,政策不稳定,因此在国内的产能扩张比较慢,中国企业乘机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而且随着国内厂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质量将逐渐提高,市场地位有明显上升。
继保定惠德向美国出口1.0MW整机之后,2008年3月,中复叶片与阿根廷IMPSA签订了22套1.5MW、单片长度34米的叶片供货合同。整机和叶片实现批量出口是国内企业进步的重要标志。
而且,原本被业内专家很不看好的轴承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08年,SKF、FAG等主要轴承供应商开始采购国内企业生产的轴承产品进行贴牌销售。
金风科技、华锐风电开始对3.0MW乃至5.0MW海上风机的研究;保定华翼叶片经过3年的积累,实现了叶片的自主研发设计;瓦房店轴承已经可以生产覆盖750KW到3.0MW全系列的风电轴承,并开始研发5.0MW的轴承产品。
中国企业有望占据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