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的疑问在于,对于曾经深陷寒冬的风电行业而言,利好政策能否帮助其走出谷底?
龙源电力(00916.HK)一位人士担忧,风电行业很难寄望于一个政策就能彻底解决“上网难”和“弃电”等问题。
2012年,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企业龙源电力的限电量达到26亿千瓦时,一举损失了13亿元的利润。但据上述人士表示,有的发电企业被限电的幅度更大,这一年全国风电的弃电达到了208亿千瓦时,折合等价的人民币超过了百亿元。
来自一家国有电力公司要求匿名的人士告诉记者,我国风电等清洁能源遭遇的限电和并网难问题,主要是因为涉及规划、利益和体制问题。“电网公司收清洁能源的电只有2%的利润,尽管建设配套电网也有国家的补贴,但十分微薄,而且工程量巨大,因此对电网公司而言接收清洁能源没有太大动力,远不如接收火电、水电简单方便。”
除了来自电网的阻力,风电投资商在很长时间以来还面临着审批难题。
“因为发电量大,效益高于陆地,很多发电企业对海上风电趋之若鹜,但为了整个项目的审批腿都要跑断了,有的地区一两年时间也未必能跑下来。”一位风电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全国17个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已获得国家能源局的同意而开展,总装机容量395万千瓦,此外还有28个项目正在争取开展前期工作,总装机容量850万千瓦。
而在这些“批条”背后,发电企业审批历程却异常艰难。上述人士表示,在海上建造风电站,分别涉及发改委能源局、规划局、海洋局、航道管理部门等十多个部门,一个项目的开工需要得到上述每个部门的审批。“很多部门的意见不统一,这需要我们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做工作,甚至找熟人疏通关系。”
因此在该人士看来,风电行业的彻底复苏更需要体制上的变革。“在政策之外,相关部门应该成立一个关于清洁能源发电的协调小组,协调各个部委部门的利益,从而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