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目前还是处在比较困难的时期。” 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党慧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产能过剩或将直接导致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大洗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指出:“在经过8年的爆炸式高速增长后,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需要一个调整期。尽管产业整合一直是今年以来的主要议题,但是目前尚未看到中国市场出现真正的整合。”
下游“弃风限电”致产能利用率低
下游设备消化能力不足,是风电制造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对于风电运营商来说,风电消纳问题亟待解决已是当下行业共识。《2013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指出,2012年我国风电场限制发电情况仍然严重,“弃风限电”损失电力208亿千瓦时,约占上网电量的20%。
经过10年的高速增长后,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遇到了包括产能过剩在内的诸多发展瓶颈。
“弃风限电问题严重。”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电力投资集团负责人分析道,目前其公司在内蒙古地区风电场的产能利用率只有约17%,弃风现象十分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并网”无解,区域电网结构限制及外送通道建设滞后,“电网的输出没有配套,即使搞了风电三峡工程也无济于事,送不出去,很多都浪费掉了。”该负责人表示。
除了并网,弃风限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输出线路建设不足。根据《能源法》规定,送出线路应由当地电网建设。该公司经过与当地电网的周旋,最后的协调结果是,送出线路先由企业出钱代建。
上述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除了并网问题,优良的风资源也越来越少,风机质量问题也不断出现,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风电设备的消化。
“风能资源将被瓜分完毕。”该高管表示,目前我国风能资源较好的地方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青海地区,目前,内蒙古地区的风能资源被各企业“跑马圈地”,已经被抢占得差不多了。
金风科技有关负责人则表示,未来中国风电市场发展的主要挑战还包括设备质量问题。“风电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该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台机组20年到25年的寿命期内维护、维修成本占项目一次性投资30%~70%,所以设备的质量对运营商投资收益的影响非常大。
期待更多利好政策
上述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中国风电的发展依然受制于“并网”痼疾,但国家层面对于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至关重要,《意见》仍是根本的利好因素。他表示,目前集团的主要营业收入还是来源于传统的火电,但作为“朝阳产业”的风电,已经成为集团战略投资方向。“只要国家政策保持稳定,我们的投资就会逐步增加,但前提是要有(条件把电)送出。”该负责人说,目前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变化频率较高,不具有稳定和延续性,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