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清洁能源开发的重头戏。但在风电场大规模建设的同时,由于本地消纳能力不足、输送通道有限,弃风现象非常普遍。作为吉林千万千瓦风电基地重要组成部分的白城市,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对此,当地开始积极推广风电清洁供暖的方式,力求增加本地消纳。目前,这项工作效果如何?破解弃风顽疾,还需要哪些工作?近日,记者跟随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深入吉林省白城市了解情况。
风电缘何被嫌弃?
自身消纳能力不足,外送通道少,特别是冬季供暖期,受热电联产“保热调峰”影响,风电场弃风率达50%以上
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随着热电联产机组和风电装机的增加,弃风问题开始出现。华能洮北区风电场总工张维龙向记者介绍说:“截至今年7月底,吉林省统调装机容量为1970万千瓦(含供热机组1390万千瓦),风电装机353万千瓦。但吉林省用电最高负荷是830万千瓦,最小负荷仅为470万千瓦。”
据了解,2012年白城市风电利用小时数仅为1407小时,与可研报告中设计的年发电量2100小时相比,白城市全年弃风在30%以上。特别是冬季供暖期,受热电联产“保热调峰”影响,风电场弃风率达50%以上。长期以来,电网电源过剩,负荷增长缓慢,缺少快速调峰电源,风电受限严重。
张维龙说:“自身消纳能力不足,相邻省电量富余,通过东北往华北的电力通道外送电力很少,造成窝电严重,直接影响了白城市风电产业的发展。”
如何增强本地消纳能力?
风电供暖一举多得,引导风电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和农业生产用电中的利用
对此,白城市积极推广风电清洁供暖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风电就地消纳难题,增强全省电网调峰能力,还可以实现供热市场多元化发展,实现多种方式供暖,有效增强供热保障能力。
同时,这还可以有效缓解一次能源的输入压力,特别是能够减轻冬季采暖对煤的依赖性,减少小锅炉烟尘、炉渣排放,有助于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