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甘肃新能源的现状是,一方面省内无力消纳,一方面地方发展新能源的热情不减,不断开工建设。
截至今年10月底,甘肃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3174万千瓦,而预计今年最大负荷只有1450万千瓦,全省电力富裕,本地消化不了,供需矛盾突出。
全省装机富裕,新能源的发展势必会挤占传统能源的市场空间。省电力调度中心主任景乾明分析了今年省内电力市场形势:截至10月底,甘肃新能源发电量将达到115.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2%。在外送电量86.18亿千瓦时的情况下,甘肃省常规火电机组运行小时数只有3127小时,开机率不足36%。
作为电力调度管理者,景乾明是从全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角度考虑问题。省内火电机组运行小时数降到3127小时是个什么概念呢?
景乾明说:“各家火电厂的采购煤价、财务成本、运行工况各不相同,所以各个电厂的盈亏平衡点各不相同,但是这样低的利用小时数,省内的常规火电厂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能不能把省内大量耗煤的火电厂关闭,只让清洁能源风电、光伏发电?——这是社会上非专业人士关心的一个问题。
景乾明指出,电力系统是发、供、用瞬间完成的体系,新能源的间歇性、不稳定性的致命弱点,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冲击,如果没有火电、水电等传统电源的调峰,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仅仅依靠新能源是无法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转和安全供电的。
甘肃的火电深度参与新能源的调峰,2012年利用小时数全国倒数第二,西北倒数第一,出现亏损。景乾明因此呼吁,社会媒体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报道问题,而不是只盯着新能源鸣冤叫屈,其实甘肃的火电为新能源作出了很大牺牲,却少人问津。
预计到今年年底,甘肃新能源装机将突破1000万千瓦,至2015年,若已发“路条”的238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全部建成,甘肃省内电力装机大量富余。西北电网调峰能力已经无法满足酒泉风电基地调峰要求。后续建成的电站将面临“建成即限电”的尴尬局面,新能源爆发式的增长,势必会对甘肃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外送内消:建设通道培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