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
“按照原先的规划,我国的风电产业到2010年是500万千瓦,但现在就已经达到2000万千瓦了,这只能用火箭速度来形容了。”4月28日傍晚,施鹏飞在电话里对着《中国经营报》记者无限感慨。
施鹏飞的身份是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在这几个月以来,他每天不断出席各种有关于风能的展览、投资会议、招标活动,忙得他几乎时时想着分几个身来做这些事情,施对记者说,虽然金融危机的寒风已经肆虐半年多了,但在风能投资领域丝毫感觉不到一丝微风,各路资本仍像潮水一般涌向风能。
“2007年,我国的风电设备生产商只有30多家,到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到了70多家,这种增速是罕见的。”长期关注此领域的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认为,今年将是风能制造市场出现转折的一年。“最近的几年,我国风能发电场的大规模建设让风电市场处于一个卖方市场,风电设备也一直是供不应求,但在今年将出现的情况是供需之间可能会出现平衡,明年肯定是供大于求。”
“目前,仅风电的上市公司产能每年就以30%到50%的速度增长,到了2010年,我国风电厂商的总产能大约能达到2000万千瓦,到时候需求也就只有1000万千瓦,剩下的1000万千瓦如何寻找出口?”周涛说。
已经有20多年行业经验的施鹏飞说,风电市场的上游风电制造在新能源产业中成本相对较低,而下游的风电场每度电的成本可以做到0.5元,已经很接近煤炭等常规能源,这些都是吸引投资的原因。“但转折已经开始。如果说今年上半年还是平衡的话,下半年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现在仅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汽这三家本土风电设备企业今年的产能就已经超过了700万千瓦,其他的厂商的产能还在不断增多,这些无法消化的产能将为风电企业带来危机。”施鹏飞和周涛有着一致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