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审批权可逐步取消
不难看出,虽然审批权的存在,或许可以被认为是在目前企业的问责制继续建立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缺失,但是事实上,对于国内审批权限的作用,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质疑:“目前我国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均出现了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那相应的审批在这方面是否真正起到作用了呢?”
“实际上,在企业问责机制得到更好完善的背景下,审批权是完全可以下放或取消的。”林伯强说,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能源领域,国家能源局的核准权限下放应该会是逐步的,先放小的再放大的,毕竟小的项目其综合影响可能相对较小;随着相关运行考核机制等大环境的变化,再适时地进一步下放或取消相关审批权限。
“另一方面,对于私营企业来讲,国家能源局的核准完全是可有可无的,应该取消。”林伯强说,“相对于国企,民企更不需要审批。”毕竟私营企业完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权责是分明的。对于这类企业,只要符合环保等相关方面的规章要求,就应该有权建设生产,无需能源局的核准。“可以说,除了极为个别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外,国家能源局的相关核准都可以取消。”
做好规划或是不错选择
对于审批权限下放问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认为,“审批权限的下放,不管是从中央下放到地方还是进一步的层层下放,本质上仍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一种审批制度。”要实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采用其他办法。
欧阳昌裕认为:“更可取的办法可能是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电力发展规划,对国务院审批的规划范围内的项目,采用市场竞争方式,向全社会招标选择投资者。”对于规划通常存在的时滞和合理性等问题,他说,“这可以通过‘滚动规划机制’来解决。这种机制既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电力供需变化,对规划进行适当调整,避免规划与实际需求出现较大差距;同时,国家可以通过规划对电力结构和地区布局,进行适时的宏观调控,以促进行业的协调发展。”
同时,欧阳昌裕表示:“电力工业和能源工业都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必须将宏观规划、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相结合,才能保证相关规划的更好落实,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题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