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专家分析 > 分布式能源与智能电网渐成趋势

分布式能源与智能电网渐成趋势

2013-12-18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672

上海电力学院 智能电网研究院中心主任 杨秀 教授

  互动是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之一,它要求用户的参与。国外智能电网对用户参与比较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技术和产业发展较快。国内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现阶段受到的重视还不够,但也在不断进行尝试和实际项目的推进。最终来看,用户参与是智能电网必不可少的机制和功能。
  用户参与增强了电网的可控性,丰富了电网的可控资源。电网可控性增强的受益是深远的。由于增加了可控负荷,相当于增加了电源的备用容量,使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提高,并为波动、间歇的新能源接入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样重要的是,电网获得了负荷高峰平移的可能性,能够实现移峰填谷,降低峰谷差,降低电网的冗余和备用。
  要有效地实现用户参与,就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做工作。一方面,要建立起物理的、硬件的平台。包括正确、适当的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发和部署。需要结合资源状况,进行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下多种典型方案的研究。另一方面,要有健全的政策、机制。为确保与电网双方利益的均衡和社会效益的优化,应设计合理的用户参与互动机制,使用户在参与负荷控制的过程中,保持便利性与舒适性,并获得节能的效果和效益。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工作应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集中式供应与分散式就地利用相结合
  燃气、太阳能、风能等是现今主要的分布式发电所采用的能源形式,这样的发展现状,是基于三者发电技术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引起了社会对于该产业链中包括金融在内的所有环节的兴趣。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更具节能降耗能力的“能源基”并适用于分布式发电的能源类型将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不断实现成本合理化,最终成为分布式发电的主要能源形式。
  未来,我国能源生产和供应方式将从集中式大规模生产为主的模式逐步向“集中式供应与分散式就地利用相结合”发展,规模因地制宜。分布式发电采用的一次能源以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为主,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持续规模化发展,要求传统能源的协调配合,不断提高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接纳能力,各类能源间的互补、替代、耦合和协调将日益深化,一次能源的多能互补将是我国能源供给方式的重要特征。
  因此,对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以节能降耗为目标建设时,需要根据当地一次能源的饱有特征,充分分析地理位置,二次能源的用能特性,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前提下,合理配套多类型能源互补,实现分布式能源高效性、经济性。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考虑投资建设的影响因素时,则要充分考虑现有技术发展程度、公共环境政策、电能质量可靠性与稳定新以及电力市场影响等。
  储能技术是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有力支撑

上海聚恒太阳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廖军

  电化学储能电池由于具有可模块化组装、能源转换效率较高等优势,正成为储能家族新兴的一员,有代表性的储能电池有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然而,在电池储能技术示范和商业运行的过程中,也有储能电池系统建造成本较高、深充放电条件下循环次数较少的问题。如何在现有的电池储能技术条件下促进电池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具有间歇性的特点,通过储能电池的浅充放电可实现对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平滑输出,减少可再生能源接入对电网的冲击,大大增加接入电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而浅充放电可大大延长储能电池的循环寿命。因此,在规划新能源发电和电网输送线路的同时,应配套相应的储能解决方案,促进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同步发展。
  (2)拉大峰谷电价差和分时电价差,推行储能电价政策。拉大峰谷电价差和分时电价差,实现电力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创造储能投资价值。推行储能电价政策,通过成本效益核算,形成含储能配套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检测能力提升助推风电产业“走出去”
阅读下文 >> 风电审批权下放已过半年 没有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8769&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