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发展特高压输电,优化电力布局”议题座谈。记者获悉,原电力部生产司教授级高工、现任国际大电网CIGRE和美IEEE会员蒙定中作会议发言,反对推广交流特高压技术,并有书面材料交会议。
根据会议上透露出的消息,由于目前交流特高压分歧很大,特别是大规模推广和三华(华东、华北、华中三个地区)联网,国家能源局初步考虑放行4条交流特高压线。
5月18日,蒙定中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阐述其在特高压发展中所持观点。
交流特高压成本太高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为什么在交流特高压方面,专家们有很大分歧,世界各国对待交流特高压输电都有什么经验?
蒙定中:上世纪,欧、美、俄、日等国家和地区为了“远距离输电”曾研究“交流特高压输电”失败,研究“直流输电”成功。
前苏联为实现交流120万伏的长距离(1905公里)输电,由于送电能力差,极度浪费投资,最终不得不永远降压50万伏运行。
日本东京电力在1992~1999年建成交流100万伏线路共426公里,但未建变电站,只能以50万伏运行。东京电力公司此后表示,“接受了教训,永远不再升压了”。
2005年联合国经济社会部在纽约发表的报告称:“交流120万伏曾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长线路使用,无论如何,超出100万伏时,能承受如此高电压的实际难度、设备和绝缘的代价,都过高而难以采用”。
联合国报告所指交流特高压输电包含两个风险:一个是技术难度风险,另一个是经济代价风险,这是全世界从技术、经济上判别交流特高压失败的结论。
NBD:您觉得交流特高压输送能力如何?
蒙定中:国网号称交流特高压能输送500万千瓦是不对的。
国网公司从2005年北戴河会议至2011年1月的两个建议和汇报,皆称一回交流特高压线路输送能力将达到500万千瓦,是50万伏线路的4~5倍,所以交流特高压输电节约投资又节省线路走廊。
发改委刚批准的淮南-上海的633公里同塔双回特高压工程,每回线输送能力仅240万千瓦,而且它每段线不能太长,必须在皖南和浙北共建两个100/50万伏变电站来靠50万伏网联接支持才能送电,结果还构成极不安全的电磁环网。
实际以600公里输电计算证明,2回100万伏线路输电的静态稳定只相当于4回50万伏线;而瞬时稳定还不如4回50万伏线输电。即使研究成功采用串补,一个同塔双回特高压线路的输电能力,只能与2个同塔双回的50万伏线路相当。
NBD:从经济效益方面,如何看待交流特高压?
蒙定中:交流特高压工程投资奇高,其同塔双回线造价约1500万元/公里;而具同样输电能力的2个同塔双回50万伏双回线投资约700万元/公里,不到一半,走廊宽度相同。特高压线路每隔250~300公里就必须有变电站,每个投资约20亿~30亿元,更是极其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