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认为,2009年,在零部件供应商和风电运营商的双向选择下市场集中度将继续上升。德国和美国市场上前三大风机制造商市场份额分别高达85%和73%,中国的竞争格局亦将朝此方向演变。
目前,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三大巨头均在不断扩张产能,据施鹏飞介绍,东方电气(600875)2008年产量超过800台,华锐2009年预计生产3000MW,金风的产量也将接近2000MW,外资厂商Vestas 也扩张了产能,4月份在内蒙古建设850KW的新制造基地。
金风科技的“非主流”技术
看对了前景,也要选好公司。金风科技被市场认定为风电龙头股,但2008年的金风科技发展并不十分顺畅。
首先是金风科技的市场占有率下降7个百分点,拱手让出市场头把交椅,这使得华锐跃居首位。比排名更严重的是产品质量出现的问题:2008年金风科技在官厅风场的风机出问题,机器出现故障。
“风电设备项目投资都在千万以上,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对于公司的商誉会产生非常大的损伤。”一位熟悉金风科技的券商研究员表示,对于风电企业而言,产品质量问题可能毁了公司。
事实上,以上两件事根源均在于金风采取的“非主流”技术路线。“金风设计的兆瓦级机型是非主流的直驱永磁机型,首先是零部件出现短缺,其次由于工艺特殊,稳定性受到市场考验。”陈华说。
金风科技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则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我们公司的直驱风机遇到的问题应该是正常的,主要是出产不久,在零部件工艺、生产制造、客户沟通等方面都存在磨合阶段。”
而官厅风场风机故障事件最后亦查明是零部件的问题,公司因采购使用喷漆绝缘工艺的南汽电机出现问题,这与风机本身技术路线无关。
“供应商改变工艺后问题得以解决,公司表示官厅的33台风机运行表现非常好,设计发电量为8400万度,实际可达到1亿度。”兴业证券分析师王雪峰在调研公司后说。
直驱型风机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其相较于通用的双馈型机组技术,成本降低空间很大。
“相对而言,双馈型机组的制造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则主要是零部件价格的下降,下降空间可能没有直驱型大。”中投证券分析师熊琳分析说:“兆瓦级产品的成本下降空间有很多,包括电控系统由国内生产代替国外进口;电机尺寸优化,重量下降;完善贴磁钢等工艺装配过程,降低制造成本等。另外,直驱机型的铸造件、结构件,包括人力在内的成本在中国是比较低的,所以中国的直驱可以成本下降,欧洲则较高。”
对于金风而言,目前的主打产品有两类,一类是750KW机型,一类是1.5MW机型,其中750KW机型的毛利率正在不断下降,而1.5MW机组的成本下降空间将为公司稳定产品毛利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华仪电气:第二梯队的爆发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