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电的“后勤”市场分析

风电的“后勤”市场分析

2014-07-26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1369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5年到7年间,我国的风电运维市场可以释放出来千亿元的商机。然而,什么才是良好的运维模式,在风机20年的寿命期内,如何才能做到运维成本投入和产出的最优组合?迄今为止,在国内,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因此,业内人士呼吁,中国亟待建立自己的风电运维标准。
  目前讨论较多的风机运营维护主要是指出了质保期以后释放出来的工作。2008年左右,我国风电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时期,风机的质保期以3年到5年居多,所以,当前,我国70%以上的风机都已经过了质保期或者即将出质保期。
  逐利而动,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风电开发商、制造商、第三方企业都已经行动起来,希望分得一杯羹。这三种力量也都具备各自的优缺点。风电开发商往往资金雄厚,可以招兵买马、打造自己的运维队伍,但他们往往对风机性能缺乏专业的了解;风机制造商对设备性能烂熟于心,但运维不是其主业;第三方具有性价比优势,但市场空间有待开拓。
  然而,这块大蛋糕该怎么切,“刀法”还不娴熟的国内企业没有找到答案,甚至也顾不上寻找答案便奔入了风电运维市场的“战国”时代。
  习惯了欧洲细腻打法的西班牙风电公司歌美飒有点“水土不服”我国风电运维市场的混战。在记者得到的一份材料中,歌美飒坦陈,运维是歌美飒业务的重要增长点,到明年公司运维业务可覆盖35个国家,但扩大中国市场的覆盖率仍存在很大挑战。
  在欧洲,风电运维的效果如何不是由风电场业主或者运维企业说的算的。依照欧洲的行业惯例,运维工作需要通过独立第三方的审计鉴定,审计内容包括多项指标,如可利用率等。针对欧洲和中国情况的不同,歌美飒指出,西方国家已经对运维的范围质量水平等形成了标注体系,并已开始专注于优化成本和提高效率。这一趋势给主机厂提供了市场和发展方向。
  而目前中国的运维市场更为分散,管理主要在客户方面,并且有各种不同渠道的零部件供应,特殊的修理,部件的修理等。这种模式对取得运维的效益和质量是一个挑战。
  缺失通行的标准——歌美飒一语道破我国风电运维市场混战的原因。
  然而,问题貌似不是缺少一个标准这么简单。一位国有风电公司的运维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产风机普遍存在风机质量参差不齐,风场运维人员技术较差等问题。而且,风电场业主往往只要保持风机运行就万事大吉,较少注意到维护和保养。这就为未来风机运行埋下了隐患。为了抢占市场,从事运维业务的公司都把检修和维护的价格压的比较低,且没有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
  维斯塔斯(中国)服务总监曾思萌表示,在中国,风电还属于新兴的工业领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运维评价指标。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中国的企业都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做,最终的标准可能要通过多方谈判来完成。
  走在风电运维市场前列的公司选择通过“洋认证”来增强竞争力。金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并获得德国TUV NORD风电运维服务能力评估,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该认证的风机运维服务企业。
  标准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运维业务的开展。一位第三方运维公司总裁表示,运维业亟需一个评价标准体系,行业要达成起码的共识,才能给业主算清账,告诉他们选择哪种运维方式更划算,收益更大。而目前,很多业主都不清楚专业运维团队的重要性,或者凭借财大气粗养着一批自己的运维团队,慢慢地就形成了技术不够先进、人员却臃肿的“救火”式运维团队,只有风机坏了才换一换零件或者大修一下,却忽视了长期运维规划。
  另外,清晰运维标准的缺失也会导致风机的提前老化,提高了运维费用,对风电场的盈利能力提出挑战。硬币的另一面是,运维标准缺失导致的风场盈利能力减弱,会促使风场业主反思当前的运维模式,最终会催生运维标准的成熟。
  建立标准需要一个过程,而风电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加速标准的建立。分久必合,处在混战中的风电运维市场定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制定出通行的标准。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电力体制改革场化方向基本确定 依旧面临较大阻力
阅读下文 >> 海上风电融资助推第二季度清洁能源投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2167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