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也做了几个关于业主方面委托,关于台风对广东风电开发的影响。因为广东的规划出来之后,他们做了一个对广东整个规划区域里的台风状况做了一些分析。因为中海油的油田集中在渤海湾和北部湾,这两个湾相对来小一点,但是他想利用他将来废弃平台不用彻底拆掉来做这些事。那个都是比较零散的没有必要详细的说,我会融入到后面的工作里面。
我们几年重要的是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做了这一件事,就是关于海上台风型风电机组国标。这里面我主要是对REC标准里面一些重要的气象参数一项一项,用我们搜集到的台风资料进行验证。验证完了以后我们得到了一些结果,就是说哪些参数在REC标准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沿用在台风区域里面,哪几个参数是需要修改的,我们最后得到的是这样。我们一共收集到了22个台风个例,最后经过筛选有些台风数据不好的,实际上经过那里的,不太规范的台风摔下了,剩下了189个。189个个例一部分是属于台风外围。台风外围的定义是什么呢?我这个测风塔离台风100公里以外,他就是台风外围,因为他方向不明显,风速变化也不是很显著。
这张图是湍流强度,这三条线分辨是我们的REC里面ABC这条曲线。基本上台风外围我们是可以满足的。这些点子是90%的分位数,因为REC标准里面是按照湍流90%分位数的为标准的。可以看到台风外围你不用管,REC里面已经包含了。这是第一个结论。
第二个结论,他跑出去很多,这是90%的分位数这一部分就超出。这部分我们进一步分析是什么原因,什么情况下超出了?这一张分了地形,看一看是什么地形下是超出的,什么地形下不超。这是海上的,你看他不超。当然我们现在海上的个例不够多,去年我收获了5个台风个例没在这里面。因为太晚了,那个加进来可能也不会改变。这两个是平台地形下的。或者是海边有防护林的也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就是这个,这个是丘陵,我们知道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他小山包很多,我们定义的260米以下的山因为他是低丘。超过300以上的我们认为他就是山地,沿海山地不能拿内陆的山地几千米去比,这样的山地就很复杂的。这样做下来,就是丘陵超过了,但是超过了不大。山地远远超过了。通过这个我们就知道山地下就会有问题,丘陵下也会部分有问题。
根据这样一个状态,我们统称这两种为复杂地形对原有REC标准进行了修改,这就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复杂地形REC标准要使用这样一个公式,就是说NTM模型,我们希望是这个的样子。这个就写进了标准里面,这个标准里面也有。
有关湍流强度的都有。我们标准里面所有设定是湍流不随高度改变,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假定。我们会看是不是什么地形下都不改变,什么地形下改变大?这是海上,他垂直变成很小,你可以说他不太改变。这是山地,所有的山地在某一个高度风速都有问题,就是这个高度上大概是30米到50米中间。这几个平台地形、丘陵变化地层湍流变化大,这个非常明显。特别是防护林,防护林因为里下面有林子有树,所以他湍流强调变是很自然的。这三种地形合一起拉开了,所以就是说,不同的地形下我们的标准里面定义的湍流强度不随高度改变这个是有点问题的。这个是关于湍流强度的结果。
风速垂直切变,我这里给出了两组图,70米高度和100米高度。为什么?我要给两组图。因为相对来讲,70米都是在稍微复杂一点的地形,或者早期塔的建是70米。到后期了随着风机越来越大,所以后期有一些100米的就塔建起来。但是100米的塔相对来讲如果山地,如果是丘陵的话,他也相对在山顶上比较平一点的,他要补的话这样根本建不了塔的。这两组图给出来的结果是有差别的,100米的塔他就没有山地了,因为山地很高的没法建100米的塔,建起来很困难。你看这100米的塔里面,这是海上很好,他垂直变化很小,这是符合大家一致的想法。这是山地,这是丘陵,这几组都是有变化的。这个仍然就是山地跟刚才的湍流垂直变化是一样的。所以不同的地形下,我们的切边系数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