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是想说什么呢,我们的机组,包括我们海上的风电技术的技术和陆上都是引进了国外的。我们的风资源是什么特点呢?我们的机组如何适应我们的风资源特点。通过这张图,你看,这是一个相当于50年一遇的一张图,年平均风速没有拿出来。我只想说大家关注这张图,这张图是相当于欧洲来讲这个关系是成立的,大家看这个关系对我们来讲是50年一遇和年平均风速是5倍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来讲是不是成立的?蓝点是成立的,这两个颜色是成立的。你看哪里不成立?浙江沿海、广东沿海,福建沿海还凑合。原因就是浙江沿海一直到广东沿海风不大,但是50年一遇很大。年平均风速大,我这里写了一个福建除外。福建是50年一遇没有这两个大,但是年平均风速大。所以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的基组你就要考虑了,不是说你什么都行。这是一个机组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年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这句想说什么呢?还是配合我们50年一遇。另外这个匹配实际上这里的年平均风速并不是很大,但是这里的50年一遇很大。所以跟前面那张片子是陆地沿海的,这个是海上的,海上照样是一样的,就说明你做海上基组时候你要注意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仍然在说我们的海上风资源非常丰富,不是。我可以告诉大家,真的不是。除了福建沿海之外很丰富,年平均8.5,甚至10m/s都有的,除了他以外别的到不了。你看这一片是多少你就知道了,你看人家是什么样的?人家是500到1000。我们是300到500,400到600,600到1000就是到这儿了,其他都不是了。所以我们不能说我们的风资源非常丰富。这张片子想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相对于欧洲的风况来讲,这些区域就相当于现在陆地上低风速风场一个道理。这个比较不知道合不合适,也就是相当于那个,但是绝不是陆地上你把叶片做大就行了,绝不是这个概念。所以业主也好,主机商也好,对这个问题值得关注。我们的风资源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下面这个问题是大家反反复复问我的,就是可研评审里面有遇到很多问题。我们做季候订正的时候,很挠头的一件事我到底是选5年还是10年作为一个平均年来算,到底是多少年。按照WMO的标准,一个标准的季候值应该是30年,我们风电的标准是20年。如果要是拿20的话,你从我们的气象站你去找去,真是不多的。好在沿海地区找了18个相对好的站来回答大家这些问题。我回答的就是用多少年比较合理?这个幅度多大才可以,只供大家一个参考。
大家可以看这18个站,我统计出来的,如果一个变化周期3到5年,或者4到7年这样一个变化周期。所谓变化周期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一个高的到低的,一个低的再到一个高的,一个最低循环是多少年,这个周期大家很容易理解。就是我们用一种方法做出来的,这个红是很明显的这里有两个周期,3到5年的,这个是9到14、15年。为什么会有一个偏大的,会有一个3到5年?你看这两个数据,他是发生了明显的前后的转变,所以他才会有这种状况。相对来讲,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拿不到20年的数据,你用10年至少保证你是相对比较稳定。这个你那到20年、30年去用问问题不大,他没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有一个6到10年是属于长久期的,还有几个是个别的情况,像这种情况下你就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沿海地区这种还是可以的。
因为现在从04年到05年,气象站改变的自动观测以后差不多十年了,马上就到十年了。所以这个数据如果用一个十年的数据做一个平均的话,基本上包括一个完成的周期,所以大大小小都能碰得到的。这是站就是我说的最好的站,山东的成山头,这个山上树也种不了,房子盖不了,所以他保证完好。
幅度有多大,你最大可以订正到多大?这个统计当中,有大概少于10%的。我不能讲秒米,我是用一个相对的百分数据去说,大概有8个,还有7个大概是10%到13%,另外一个是18%,18%就是明显的降下来的,这个值和这个值是差很多了。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订正的心中有数,你订正的在海上的这种风资源因为他风大,他的年与年之间的变化自然也会大。最大的和最小的这种差别,你觉得这个很大了吧,可是他的只有5%到7%上下的变化幅度。这种偏大都稍稍有一点,每个站我都看了,稍稍有一点某种程度的降低成分在里面。这种就更明显了。大家不要以为光是盖楼房影响,种了树也会影响你风速的变化。这个问题就讲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