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平:我们上午也有聊到,像太阳能就有这个问题,你像欧洲那边利用很好的一些国家的政策来推动这个太阳能的发展,但是实际上在太阳的制造、上游的方面有很大的污染和能耗,这样在发展中国家造成这样清洁能源上市给国家带来比较大的灾难,您怎么看待这个?
Antti Rautio:我认为太阳能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我认为硅材料的太阳能不是它的前景,太阳能肯定得要用,但是怎么样能找一个新的材料来取代这些高污染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这个责任应该是大学了。
在我个人的有一些了解,已经有不少的新型材料或者说新型的方式可以取代,但是现在还没有商品化。
方元:刚才我注意到您非常明白地提出来,您看好垂直轴,认为水平轴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实际上我们回顾历史的话,风机出现有好长时间了,在欧洲的应用也非常地久,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种的风机的技术,人类尝试用风能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垂直轴也出现了很多的时间了,我们也知道有做两叶片的,美国宇航局在七十年代曾经启动过一个很大的计划,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欧洲的企业像现在很知名的这些风电企业,当时都是一些做农具、锄头等等的这些小企业,从小规模的机器开始起步到今天成为全世界领先的企业,在今天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水平轴的占主导,有没有历史的必然?
Antti Rautio: 垂直轴是1965年芬兰人发明的,所以还是比较自豪的。原因是垂直轴的驱带能力没有那么长,我如果作为垂直轴的辩护者我可以指出水平轴的缺点,比如说做电的产生,咱们计算是2500小时的话,当风向转向15度的时候,电的生产降一半,当转到90度的话电的生产停止,也就是说水平轴根据自然的环境,受风向的影响,风不是老实的东西,每一个转都影响电能的生产,在这个地方垂直轴就没有这个问题,就是把所有应该用的风都可以利用起来。我现在跟南京某一家企业正在准备合作,引进他们的产品,我非常相信他们对新型的垂直轴产品将打败所有的水平轴。
方元:历史上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发展起来?
Antti Rautio:根据市场的需要,你可以看风电的历史也很短,现在越来越迫切,市场也迫切需要、地球也需要,所以这种的研发和投资越来越大。
方元:早晨我们很多的嘉宾讨论中国风电[0.65 -5.80%]产业发展到今天,有很多什么过热的现象,七十家整机厂需要整合等等,在欧洲历史上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