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有些人认为我国能源发展具有后发劣势,因为优质的油气资源现在都握在老牌发达国家手里,而且他们还天天叫嚷着要低碳发展,这会直接放缓我们的发展步伐;当然有些人也认为我国能源发展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学习欧洲现在的低碳发展路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引进他们先进的技术提高我们用能的效率,避免走他们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虽然我们已经在这条路上了)。到底我们后发是有优势还是劣势呢?
小编先给出方法论,结论最后再说。判断后发是优势还是劣势有三个要素:环境、对手、自己。(分析国家和分析企业一样,SWOT、波士顿矩阵什么的都是从这三个要素出发)
一是环境空间有多大。环境空间足够大,后者有发展的空间,则有后发优势。否则,后发者没有空间可以发展,则是劣势。当然对空间的界定可以多样,有的是空间重叠,要看领先者和后发者谁更强;有的是空间不同,后发者可以利用差异化战略。但不论如何,空间要素是前提。
二是对手有多强。领先者很强,遏制住后来者,则后发是劣势。领先者不能占领全部空间,或者领先者在衰落,则后发有优势。
二是对手有多强。领先者很强,遏制住后来者,则后发是劣势。领先者不能占领全部空间,或者领先者在衰落,则后发有优势。
三是自己有多强。后来者有资源、且够努力,则有优势;否则就是劣势。
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例子都大量存在。
以个人为例,假设我是班里的后进生,在脑子不傻的前提下,通过刻苦学习和汲取优等生的经验,我有很大空间进步,优等生也无法遏制我学习,我是很有可能名列前茅的。假设我是企业的新员工,可以借助企业原有的资源积累,吸收前辈们的经验教训,而且还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从而迅速成长;即便在一个企业受限,我也可以凭借资源和本事自己创业或跳槽到同类企业。所以就个人而言,后发优势很容易,除非个人不努力。随着互联网的扩展,后喻文化已更加明显。
以企业为例,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后发优势太明显了,直接把技术拿过来,或者直接把人才引进进来,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很快在大多数领域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当然在专利保护或保密严格的军工、精密制造、医药领域,后发劣势开始显现,因为领先者可以动用自己的市场力可以抑制后来者。
以国家为例,日本、亚洲四小龙、以色列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靠了很大的后发优势;智利、迪拜等国90年代后也发展迅速。当然这些国家有地缘政治因素、有资源能源因素,但学习欧美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不过这些国家都有个共性——小。船小好掉头,发达国家们稍微给点空间,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快就能发展起来。相比而言,中、俄、印等大国想要达到同等的人均发达水平,就需要经历更长的过程,领先者们也会更加警惕。一个大国强大了是会威胁到自己的,而一个小国再怎么强大也不会。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随着后发者体量的增加,留给后发者的空间会变小,领先者的遏制意愿会变强烈,所以后发劣势越明显。
中国的能源发展是否具有后发优势呢?从三要素和三方面来看,三方面是指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和经济社会发展。
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空间是不足了,中国有劣势。但欧美等国对国际能源的控制力在减弱,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的处理就能看出西方国家的无奈。现在又有了乌克兰问题,估计短期内乌克兰问题是无法平息的,俄罗斯倒向中国也算是一个优势。国内有页岩气,海上钻井平台也在建,四个方向都在进口油气。不过因为能源强度和碳排放承诺,目前也在努力的转型。综合来看,这方面中国有优有劣。
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空间方面是没问题的,因为空间是不重叠的,中国储量也足够大。而且技术上我国也世界先进水平了,受国外制约并不大,因而我国有这个后发优势,在能源领域走一条新的道路。当然,风电、太阳能等波动性电源是否适合大规模开发是另一个问题,至少百年后油气耗尽时,中国还有能源可以用。电力方面中国优势明显,不单国内电网坚强,还全球到处收购。
经济社会:当然能源和经济是强相关的两个领域,能源耗资过大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也要关心中国经济方面的优劣势。习总书记说“太平洋足够大,能够容纳中美两个国家”,看来领导人觉得空间问题不大。其次,发达国家能够从技术上可以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手段正在减少,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不是草率制定的。21世纪也许真的又回到中国的世纪。
所以综上来看,中国在能源领域是有一定后发优势的,举国体制可能成为优势,也可能成为劣势。关键还是自己够努力,吾日三省吾身,不断革新自我!自助者天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