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窝电”现状。到2014年6月底,东北电网装机容量已突破1.16亿千瓦,但全网最大负荷仅5640万千瓦,最小低谷负荷仅3810万千瓦,日平均最大负荷4800万千瓦,电源负荷比达到两倍,近一半发电设备得不到高效利用。即使考虑检修、煤质、设备缺陷、送华北电力等因素,东北今年电力盈余至少在1000万千瓦以上。2013年东北火电机组发电利用小时为4097小时,横向比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30小时,其中辽宁省全国排名倒数第六,黑龙江省排名倒数第三,吉林省仅高于西藏自治区,排名倒数第二;纵向比较,东北地区火电机组利用小时连续7年下降,2013年较2006年5900小时的高点累计下降了1800小时,预计今年火电机组还将再下降100小时。
那么,风电发展与“窝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风电享受优先调度消纳权,只要风电能够发电,电力调度部门就会优先安排风电上网,必然对常规电源发电造成挤压,导致常规电源利用小时数降低。同样的道理,当夏季西南水电大发的时候,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也会被水电代替。丹麦、德国和西班牙被公认为是风电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欧洲国家,但是这三个国家火电利用小时数却呈现不同特点:丹麦火电利用小时数维持在3000多一点的水平,2000年以来在低位维持稳定;德国火电利用小时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在5000小时左右,年度之间的起伏比较大;西班牙火电利用小时数则是呈现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2010年已经不到3000小时(如表2所示)。
为什么丹麦、德国、西班牙火电利用小时数会呈现如此差异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包括火电机组构成差异,电源结构差异等,但是与周边国家联网情况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丹麦、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联网密切,尽管本国风电会对本国火电利用小时数造成挤压,但凭借与周边国家强大的互联电网,可以确保本国火电利用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西班牙则不同,由于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独特地理位置,西班牙跨国联网程度总体较弱,无法通过加大电力交换提高本国火电利用率,因此近年来火电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甚至接近风电利用小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