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一定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一体化,冷热电也是一体化的,分布式能源是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分布式能源里面既包括天然气这种比较清洁的化石能源,也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还包括很有潜力的生物质能。”近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徐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能源开发的模式是跟着资源走,但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分布广、密度低。电厂建得再大,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用户,所以我们的观念要转变,加上与智能电网的结合,就将改变传统的能源开发模式。
新能源发展要“两条腿”走路
新近公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提出,要推行区域差别化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根据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在节水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前提下,合理加大能源开发力度,增强跨区调出能力。合理控制中部地区能源开发强度。大力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鼓励发展有竞争力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对于中国而言,不可能一个药方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所以从结构上来讲必须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按照区域特点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我们“大”和“小”要同时进行,大的能源基地要有,分布式也要有。特别是园区经济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形态,大的经济园区已经有上百平方千米了,未来可以围绕园区经济、围绕城镇化建设新的能源系统。
“欧洲国家为什么很少出现弃风弃光的情况,因为他们的能源大都建在负荷中心,以分散式、小型的为主。”徐晓东表示,新能源的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大中小微结合,分布式能源会成为走向未来的起点。
各种能源形式需有机整合
“前些年我们国务院参事室组织到甘肃考察风电,当时风电建的很多,但是出现了送不出去的情况,需要当地建火电站来进行调峰,然后再打捆送出去。这就与我们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初衷完全不一样了。”徐晓东告诉记者。
对此石定寰认为,各种能源形式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拼凑,应当通过有机的整合,进行综合利用,比如生物质能发电既可以产生能源,也可以产生农业的有机肥,太阳能发电既可以发电也可以供热等。徐晓东认为体制上的束缚是能源无法有机整合的重要原因,比如供电与供热的单位都是各管一摊,因此很难通过综合利用来提高能效。 徐晓东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我们很多城市进行煤改气,而城市用户的主要需求是供热,改成电后,气源和成本都成为制约因素。他表示,天然气在欧洲国家的使用是以供暖为主,未来如果天然气进小区退出家庭,通过分布式来进行供暖,更安全也更环保,能源效率也可以提高很多倍。
徐晓东还表达了他对生物质能的推崇。他认为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碳中性排放及传统电源可控性的特点,加上风能、太阳能的配合,局部就起到了平衡负荷的作用,也减轻了电网的压力。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需要能源法治的保障,曾在全国人大环资委工作的徐晓东对《电力法》的修改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我参加过《电力法》修改的座谈会,我的观点是可以改的很简单。首先是第二十五条,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这一条可以删掉,至于是几个没必要明确规定,这相当于为将来市场化扫清障碍。”“第二个是根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有好的价格机制非常重要。我认为输电价格可以由国家来核定和控制,销售电价可以放开,按照《价格法》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