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北美洲相比,东南亚国家的风资源较差,风电场平均风电容量系数仅为20%~23%左右,其度电成本也较高。
欧洲市场的度电成本位于美洲及东南亚之间,范围在81美元/兆瓦时至120美元/兆瓦时之间。其中,德国由于相对较好的风速条件及较低的前期项目开发成本,是欧洲国家中风电经济性最好的国家。
中国风电的商业潜力还未挖掘出来
让我们把目光从全球收回国内。不久前发布的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中预测,2011~2050年,我国由风电开发带来的累积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随着风电技术进步和开发规模扩大,以及煤电成本的增加,预计在2020年我国陆上风电成本将与煤炭发电成本持平。
事实上,未来要作出调整的不只是风电上网电价,还将包括政府对风电行业的补贴。“到2020年前后,我国陆上风电上网电价将达到与脱硫燃煤标杆电价相同的水平,风电需要的上网电价补贴将在未来10年内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并在2015年前后达到峰值。”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预计2011~2020年风电上网电价补贴累计需要2100亿元。2020年后,该补贴将主要用于海上风电。
SteveSawyer指出,随着煤价的不断上涨,以及火电环保投入的大幅增加,火电成本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相对而言,风电发电成本则因为风机价格下降,以及新技术的推广而逐年降低。他认为,对于开发商和消费者来说,价格下降是好事,但是对于整个风电行业来说未必是好事。
对风机制造商来说,他们需要考虑长期怎么生存的问题。
“中国拥有强大和活跃的风电设备制造能力,中国的风机企业正在亚洲其他国家、拉丁美洲、非洲、北美、欧洲开拓市场,相信中国风电相关产品出口的比例会逐年增加。
但现实情况是,中国风电产业的商业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无论是风电开发商还是设备制造商都没有达到较高的盈利水平。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空间、潜力和盈利前景非常大。”SvenTeske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