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国风电机组出口的建议
(一)要下定决心,明确出口战略,加大投入
如前所述,风电机组的出口将是中国风电发展方向之一,从长远来说,扩大出口将促进中国风电行业在质量和数量上的进一步提升,从近期来看,扩大出口可以释放中国巨量风电产能。
国家应该鼓励风电产品的出口,而企业也应该抛弃偏安思想,勇于直面全球化的挑战,早作筹划,主动出击,发扬打拼精神,争取基业长青。
应该说,国内很多风电制造企业已经感觉到出口将成为趋势、不可避免,但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只有极个别的企业称得上是真正确立了出口战略。要知道,风电设备出口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事业,要战胜本文所述的各种挑战,克服各种预想的到和预想不到的困难,需要巨大而长期不懈的投入。除了前述提升产品质量和取得认证等要投入资金和大量精力,还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投入。
1、营销布局的投入
全球市场十分巨大,为寻求更好的销售机会,就要求我们的营销网络有足够的广度,而要真正进入一个具体的市场,则必须对当地市场和项目有足够深入的了解,需要长期细致的工作,甚至需要当地雇员才能完成,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持续的前期投入。市场中介也许可以帮助企业完成起初的项目,但在国际市场上各种中介鱼龙混杂,专业程度各不相同,不专业的中介常常会浪费我们大量的时间,从而酿成错失市场机会的苦果。完全依靠中介也会使企业在未来的出口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卷入无谓的纠纷。对于立志大举进军国际市场的企业,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
2、组建专业队伍
除了上述面向全球的专业营销队伍,在法律、商务、技术、国际贸易实务、售后服务和运行维护等等方面都需要有面向国际市场的专业队伍。很多国家还要求运维队伍中必须有相当比例的当地用工。这些对企业在技术、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为出口项目小风险就会小的认识是片面的。国际贸易不确定性非常多,因为项目小就试图降低必要的开支,减少事前必要而周全的准备工作,势必埋藏大量隐患。即便是小项目,出了问题一样需要漂洋过海去处理,有了纠纷一样是国际纠纷,这些没完没了的零散花销其总额往往更大。
只做小小投入就可以攻入国际市场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小小的投入意味着大量的风险;轻率的出手意味着把企业的资产、企业的声誉、企业的出口事业直接投入危险之中。要知道事后的补救往往是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真正有志于长远发展风电的中国企业,必须及早下定决心,明确出口战略。所有的贸易保护都是有时限的,新能源领域更是如此,而我们本土的客户也将变得越来越挑剔,同时国际大鳄迟早也会杀向中国市场。
(二)尽快地行动起来
中国风电产业走出国门的时机已经到来,我们要尽快出发,尽早地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早日掌握战胜挑战的本领。
1、以投融资带动出口,尽早迈出第一步
单纯销售,简单易行,但目前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由于中国目前风电机组质量还处在提升的过程中,国外客户在风电机组出口中常常附加投资、融资、担保等金融条件,这是我们的负担,但这确实又能促成我们的出口。现阶段,很多金融机构和电力公司及电网公司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在资本层面的态度比较积极,中国风电企业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大规模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借助金融支持迈出第一步,熟悉海外市场的同时积累海外装机业绩。在我们具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和充分的技术储备之后,就可以更多地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甚至开展向海外的技术转移。
2、提高质量和扩大数量并举,最终实现大规模开发
无论初期采取什么方式,要在风电机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最终离不开过硬的产品质量。提高质量水平,也包括积极创新,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突破技术贸易壁垒。起步阶段,我们不得不选择小批量的销售,拥有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取得了必须的认证和海外运行业绩后,凭借中国制造业的巨大优势,我们完全可以以大规模开发的方式进军海外市场,这样无论是在风电场开发、运输、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都将具有成本优势。这是因为除了智能电网等受到政府特殊补贴的少数类别项目之外,风力发电项目普遍具有规模效应。大批量销售将最终在国际市场上释放我们的产能。
3、投资风场,把控风险,走向价值链高端
全球市场十分广阔,由于政策等因素许多国家和地区风电产业的春天还没有到来,还有很多优质的风场资源未被开发。随着各国发展新能源的意愿日益增强,各种有利政策将层出不穷,风电机组产品技术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投资风电场的回报有望越来越好。我们在出口风电机组的同时,应该加大海外风场的投资,不断走向价值链的上游。风场投资不仅会拉动风电设备出口,而且会增强我们对整个项目的掌控,减少“走出去”的风险。